世良情感网

印度玩了一把“高难度转身”,先是和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硬刚到底,接着直接宣布:不订F

印度玩了一把“高难度转身”,先是和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硬刚到底,接着直接宣布:不订F-35了,美国大型装备以后也别想再卖进印度! 事情的起因是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理由是“贸易不平衡”和“印度与俄罗斯走太近”。 美国不仅指责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和武器,还威胁要切断印度对美出口的“优惠通道”。 印度这回没像以往那样忍气吞声,而是直接向世贸组织提交报复性关税方案,还抛出一句狠话:“谁敢动我农业和乳制品行业,我就让谁付出代价!” 更绝的是,印度一边和美国打关税战,一边转身投入金砖国家的怀抱。莫迪政府不仅重返金砖核心阵营,还借着峰会的机会,联合成员国推进贸易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这波操作,既是对美国“霸权式”施压的反击,也是向全球宣告:印度不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美国原本想借F-35隐身战机拉拢印度,结果被印度一口回绝。原因很简单:F-35不仅单机采购价超8000万美元,全寿命周期成本更是高达6亿美元一架,印度若买60架,总支出轻松破千亿美元,远超国防预算承受能力。 更关键的是,美国要求采购F-35的国家禁用俄制S-400防空系统,还可能对印度国产武器整合施压。 印度国防部算了一笔账:买F-35,不仅钱花得多,还得看美国脸色,技术转让更是别想。 而俄罗斯的苏-57E不仅价格便宜,还愿意转让源代码,允许在印度本土生产40%-60%的零部件,甚至提供AL-41F1S发动机技术,直接支持印度AMCA五代机项目。 印度空军高官私下吐槽:“买F-35,相当于把命脉交给美国;买苏-57,至少还能留条后路。”这波选择,既是对美国“技术霸权”的反抗,也是对自身国防自主权的坚守。 印度和俄罗斯的关系,那真是“铁打的兄弟情”。冷战时期,苏联就给印度提供了大量援助;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继续占据印度武器进口的“半壁江山”。 如今,印度军队的装备超过60%来自俄罗斯,从坦克到战机,从导弹到军舰,全是“俄系装备”。 2025年,俄罗斯更是抛出“橄榄枝”:不仅愿意转让苏-57E技术,还和印度在核能领域深化合作。印度媒体直言:“俄罗斯是我们的亲密朋友,我们不能抛弃它。” 相比之下,美国在军售问题上向来“霸道”——买了美国武器,就得按美国规矩来,不能随便转让技术,不能随便改装,甚至连使用都要受限制。 印度人算了一笔账:“和俄罗斯做生意,比和‘老大’做生意舒服得多。” 说实话,印度这波操作,看似“硬气”,实则是夹缝中求生存的智慧。 一方面,美国在关税和军售问题上的“霸权式”施压,让印度彻底看清了“盟友”的真面目——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朋友。 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实在”和“佛系”合作模式,更符合印度的需求,技术转让、联合研发都好商量,价格还便宜。 更重要的是,印度深知自己在大国博弈中的位置,既不能完全倒向美国,也不能完全倒向俄罗斯,关键是要在两大阵营之间保持平衡,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这种“骑墙”策略,虽然看起来“不够坚定”,但却是印度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生存的必备技能。 不过,印度的“清醒”也藏着风险。拒绝F-35后,印度能否在2030年前构建可靠的五代机战力?AMCA项目能否按时量产?苏-57E的隐身性能是否达标?这些问题,都考验着印度的国防工业能力。 但无论如何,印度这次的选择,至少向世界证明了一件事:真正的朋友,不会强迫你做选择,而会尊重你的利益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