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导:2025年上半年,广西投资集团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以创新驱动和重大项目为引擎,实现资产总额突破9000亿元、利润同比增长超6%的"双过半""双增长"目标,为全区经济稳增长提供了强劲动能。
这一成绩背后,是百年国企在复杂环境下通过产业升级、技术攻坚和战略协同实现的结构性突破。
四大板块协同发力
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
新能源装机规模加速扩张,桂中城厢(鲲鹏)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容量投产,带动新能源上网电量预计同比增长494%。
传统能源升级同步推进,北海20万吨级高桩码头投运,保障煤炭运输能力提升30%;桂中综合新型储能项目启动,构建"风光储氢"一体化能源体系。
能源板块通过多能互补,上半年贡献营收超400亿元,成为利润增长核心极。
铝业高端化转型突破
广西铝业集团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新获发明专利15项,航空用高性能铝合金超厚板生产线达产,半导体天轨运输系统型材试产成功,南南铝加工特材新接订单量同比提升90%。
数字化赋能成效显著,8项"人工智能+制造"项目入选自治区典型案例,来宾广投银海铝电解槽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上线,年减排超700吨。
铝业板块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1.6%,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35%,毛利率较行业均值高5个百分点。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
北部湾银行贷款总额首破3000亿元,为智慧港口、临港物流授信超290亿元;北部湾金租创新"金融租赁+算力租赁"模式,投放资金超5.78亿元。
发起设立45亿元广西战新升级基金,重点支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管理大资管产品规模近2000亿元,引资入桂超330亿元。
金融板块通过"产融投"协同,上半年直接融资超180亿元,为实体产业注入"源头活水"。
数字经济战略布局提速
参股成立广西南一智能科技,支持南A中心建设,推动"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模式落地,34个人工智能项目纳入自治区开放场景清单。
广投智能打造的能源远程集控中心实现风、光、水、火、储全品类集中管控,单厂站维护成本下降10%;
铝业板块建成贯通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体系,电解铝吨电耗降低700千瓦时。
数字经济虽未单独核算营收,但通过赋能传统产业,间接创造效益超50亿元。
三大维度赋能区域发展
能源安全保障升级
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28%,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年发电量可满足500万户家庭需求,相当于替代标煤360万吨。
通过气电调峰、储能配套,广西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85%,极端天气下可保障7天应急供电能力。
能源板块在保障全区40%电力供应的同时,通过西电东送通道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清洁电力超50亿千瓦时。
产业链集群效应凸显
依托防城港海上风电基地,带动钦州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北海蓝水海洋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形成"研发-制造-运维"全产业链,预计2026年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铝业板块构建"铝土矿-电解铝-精深加工"闭环,来宾年产1万吨高纯铝项目达产,产品纯度达4N6级,为半导体、航空航天产业提供关键材料。
两大产业集群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3万个,带动配套企业产值增长25%。
东盟合作深化拓展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老挝中心启动,计划在东盟重点国家落地AI种子项目和IDC中心,推动广西集成的AI解决方案在东南亚推广。
铝业板块实现出口突破,田阳分公司出口光伏型材1.48万吨,占百色工业品出口10%;
与泰国企业合作布局再生铝进口,首单10万吨运抵钦州港,文莱绿色铝产业园进入筹建阶段。
上半年对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63.2%,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比提升至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