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止对美军工企业出口稀土引起美国媒体骂声一片 8月5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指责中国,虽然同意恢复矿产出口,但依然掌控着用于国防的关键矿产,通过多种方式对美国军工企业“卡脖子”,造成防务企业原材料供应中断。 美国军工企业现在有多难受?这么说吧,造一架F-35战斗机要用400公斤稀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去年差点停产,急得把仓库犄角旮旯都翻遍了。 更搞笑的是,美国自己矿山挖出来的稀土矿石,还得千里迢迢运到中国来加工,就像种了麦子却要送到别家磨面粉。 这场"稀土大战"最有意思的是中国的打法,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不卖,而是像精准点菜:民用稀土照常供应,但军工用的高纯度材料就得好好审查,这招让美国特别憋屈——想告状都没法说中国完全断供,毕竟超市货架上明明摆着商品呢。 现在全球都在看这场好戏:澳大利亚忙着在马来西亚开分店,欧盟说要自建供应链,日本之前试过在越南加工稀土,结果因为环保问题黄了,这些国家就像急着找代餐的吃货,但发现重庆火锅的味儿就是学不来。 美国军工实力再强,也离不开中国加工的稀土资源,这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中国这次展现的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封锁,而是更高层次的产业掌控能力,好比一个既掌握烹饪秘诀又垄断了调味料市场的厨师。 说实话,美国现在最尴尬的不是缺稀土,而是缺整个稀土加工的"厨艺",重建这套体系就像从头学做川菜,没个十年八年根本出不了师,这提醒所有国家:光有钱有技术不够,完整的产业生态才是真本事。 最有趣的是,这场博弈让我们看清了全球化的新玩法: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温情故事,而是"你离不开我"的实力对决,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中国能借这个机会推动稀土技术共享,说不定能开创出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毕竟,做独食的厨子再厉害,也不如能带出徒弟的大师来得受人尊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