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被马家军残害后,红军师团级干部的遗体,排成一排,被捆了起来,放在墙边,即将被马匪送去邀功请赏。 20世纪初,中国真是乱成了一锅粥。1911年清朝倒台后,国家没了主心骨,各地军阀割据,互相打得不可开交。这些军阀啥理念都有,但大多只关心自己的地盘和钱袋子。就在这乱七八糟的局面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想靠共产主义把国家重新捏合起来。红军作为共产党的武装力量,肩负着跟军阀和国民党政府干仗的重任。 国民党这边,蒋介石当家,名义上是全国的老大,可实际上管不了那么多地方。军阀们不服管,国民党跟共产党本来一起搞过北伐收拾军阀,但1927年两家翻脸,内战就这么打起来了。 西北这片地儿,有个大玩家叫马家军。这帮人是回族马氏家族搞起来的武装,最早是为了保护当地回民免受土匪欺负,后来势力越来越大,占了甘肃、宁夏、青海好大一片地盘。马家兄弟,尤其是马步芳和马步青,能打能管,手下骑兵在西北的荒漠里跑得飞快。他们还控制着丝绸之路的要道,有钱有粮。跟国民党关系呢,说好听点是合作,说难听点是各取所需,有时候一块儿对付敌人,有时候又互相提防。 1936年,红军刚熬过长征,那真是九死一生。长征是躲国民党围剿的战略大撤退,队伍损失惨重,但也练出了铁打的意志。他们决定往西北走,想在那儿喘口气,建个根据地,顺便跟苏联搭上线,弄点武器弹药回来。 可西北不是随便就能去的。一路上地形恶劣,沙漠、山脉、极寒天气,补给线拉得老长。加上马家军这种地方势力,把红军当眼中钉,觉得共产主义来了,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红军顶着这些压力往前走,靠的就是一股革命的劲头和毛泽东、朱德这些领导的指挥。 红军一进西北,马家军就坐不住了。他们反共态度很坚决,觉得红军不光威胁他们的地盘,还会动摇他们的统治根基。双方一碰面,小打小闹很快就升级成硬仗。红军本来就虚弱,长征后人少装备差,马家军却熟悉地形,兵力占优,打起来红军吃亏不小。 1937年初,事情到了最要命的时候。红军在祁连山附近一个窄道被马家军伏击。这仗打得惨烈,红军拼尽全力还是顶不住,马家军火力强,位置又好,红军吃了大败仗。好几个师团级干部在混战中被抓住了。 这些被俘的红军干部下场让人不忍直视。马家军为了立威,把他们折磨得不成人样,最后杀了。尸体被绳子捆成一排,摆在村子墙边,像战利品似的展示。这不是一般的狠,这是要把红军的斗志彻底打垮,还打算拿去跟国民党换赏钱。 这事儿在当时连见惯了战乱的老兵都觉得过分。内战里啥脏事儿都有,可这么公开展示尸体,太少见了。马家军的算盘是既吓唬红军,又讨好国民党,可他们没想到,这一步走得太狠,反而给自己埋了雷。 马家军以为这么干能让红军崩溃,可结果恰恰相反。那些牺牲的干部成了烈士,红军上下憋着一口气,非要打下去不可。这事儿传开后,当地老百姓也有不少同情红军的,觉得马家军太没人性。共产党趁机宣传,把马家军的残暴和国民党的纵容摆出来,说红军才是为民请命的队伍。 红军没被打倒,反而越挫越勇。他们调整策略,慢慢恢复元气,还拉拢了更多受军阀压迫的老百姓。共产党搞土地改革,喊平等口号,队伍慢慢壮大了。 马家军这边呢,名声臭了。老百姓恨他们,盟友也看不上这种手段。国民党表面上跟马家军合作,实际上也不想背这黑锅。马家军的霸道最终成了自己的绊脚石。 接下来的几年,内战的风向变了。红军越打越强,1949年把国民党赶到台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马家军这种地方势力,要么被收拾,要么被收编,彻底退出舞台。 共产党没浪费那次惨剧。他们把牺牲的干部捧成英雄,宣传里反复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后来还建了纪念碑,让后人记住这段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