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深思了下,美国为什么要去工业化?其实从经济规律上看,大漂亮去工业化是必然的。因为

深思了下,美国为什么要去工业化?其实从经济规律上看,大漂亮去工业化是必然的。因为它的水运条件太差了,产品的物流成本太高,此外就是缺水。   拿美国亚利桑那州来说,这地方正试图建起台积电的芯片厂。芯片可是高科技的命脉,偏偏得用海量的超纯水。可亚利桑那是个干巴巴的地方,雨水少得可怜,地下水早就被农业和城市榨得差不多了。   像加州、德州这些美国新兴产业的大本营,也都面临一样的麻烦。科罗拉多河,号称这些地方的命脉,流到海边时基本干了。想在这种地方搞大工业,简直是跟老天爷对着干。   但美国不是没水。五大湖区,淡水多得能占全球五分之一。可为啥不把厂子建那儿?这就得说到五大湖的硬伤了。   那个地方出海太费劲,货要通过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才能到大西洋,路远不说,每年还有好几个月被冰封住,破冰船都救不了场。现代供应链讲究全年无休,五大湖这条件,根本玩不转。   回想上世纪,五大湖能成工业中心是有原因的。那时候国际运输贵得离谱,海运成本能吃掉出口货值的一成多。货运贵,工厂就得建在煤铁资源旁边,五大湖正好有这些宝贝。可这优势,到了全球化时代就成了包袱。   关键转折点是美国自己发明的集装箱海运。这玩意儿让物流成本大降,美国靠它整合全球资源,干翻了铁路为主的苏联,站上了世界老大的位置。   可这把剑也有另一面。60年代末,集装箱航线连上了东亚,美国的工厂开始顶不住了。资本逐利,工厂从五大湖跑到了南部和西部沿海,想离港口近点。可到了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后,这场大逃亡彻底失控。   为啥中国能接盘?因为咱们的地理条件太优越了。紧挨着亚洲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海岸线一条直通,港口多得随便挑。   更牛的是内河航运,长江、珠江这些河道,货运量秒杀全球,连四川这种内陆都能搞大工业。反观美国,五大湖出不去,沿海又缺水,工业布局被地理掐得死死的。   这场全球化浪潮里,美国只有资本赚翻了。他们定了贸易规则,把研发、品牌这些高利润环节攥在手里,把脏活累活扔给中国。可美国工人却遭了难,工厂关门,失业潮席卷“铁锈地带”。资本赚了钱还想方设法避税,留给美国的只有空壳化的工业和一堆社会问题。   归根结底,美国的去工业化是个地理宿命。水运不行,五大湖卡在冰里;想去沿海,又被缺水堵死。芯片厂这种高科技产业,要水要物流,美国两头都抓不住。   二战后它当霸主,靠的是欧亚大陆被打烂的空窗期和集装箱还没普及的时机。可现在,全球化把地理的真相露出来了。   美国想再造工业帝国,怕是力不从心。它的位置,终究会回到跟地理条件匹配的常态大国,而不是那个短暂的霸主。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3
用户10xxx13 4
2025-08-08 18:30
美国东海岸应该还行吧?资本过分逐利的原因应该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