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新四军女战士徐敏正准备去茅房,却被一男人从身后拦腰抱住,捂着她的嘴巴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12 09:14:59

1939年,新四军女战士徐敏正准备去茅房,却被一男人从身后拦腰抱住,捂着她的嘴巴带到了一个光线很暗的小屋里。徐敏正准备反击,对方却突然趴在她耳边来了一句:“别动,现在你是我妻子!” 徐敏,1913年出生在湖南平江的一个农民家庭。她爹徐其昌是当地农民运动的骨干,1930年被国民党抓住杀了。那年她才17岁,家里遭了这么大变故,她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也立下了要为穷人翻身的志向。1933年,她把弟弟送进红军学校,自己跑去搞党的宣传工作。1935年,她因为地下活动暴露被抓,国民党对她用了酷刑,可她硬是一声不吭,没泄露一点消息。1937年获救后,她正式加入共产党,1938年又进了新四军,成了一名女战士。 1939年,抗日战争打得正激烈,新四军在敌后跟日本鬼子、国民党周旋,日子过得提心吊胆。徐敏那时候在平江一带活动,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日,动员老百姓。她化装成农妇,藏在乡下农户家里,尽量不露马脚。可国民党那边也不是吃素的,杨森的特务营到处搜捕新四军的人,徐敏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就在那年一个晚上,她准备去茅房方便一下,没想到刚出门就让人从后面抱住了。 那个抱住她的人是杂货铺老板老江,一个不起眼的中年男人。其实老江不是外人,他是中共的秘密支持者。那天晚上,他得到风声,知道特务营要来搜查,情况紧急,来不及多解释,就一把把徐敏拽进小屋,还让她假装是他老婆。特务营的人很快就到了,老江沉住气,跟那帮人打哈哈,说自己就是个卖杂货的,家里就一个老婆。徐敏也配合得天衣无缝,没露出一点破绽。特务营的人翻了翻,没找到啥线索,就走了。 这事听起来惊险,其实靠的是老江的机灵和徐敏的冷静。要是换个人,可能早就慌了神,露了馅。可徐敏不一样,她在生死关头还能稳住,相信老江的安排,这份胆量和信任不是谁都有的。老江也不是啥大英雄,就是个普通老百姓,可他愿意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帮革命,这份情谊让人感动。那年头,像老江这样默默出力的人多了去了,新四军才能在敌后站稳脚跟。 过了这关,徐敏没在平江多待,组织把她调到了江苏太湖那边。她还是干老本行,组织群众筹粮食、布匹,支援部队。有时候还得培训妇女骨干,让她们也能上阵帮忙。1940年,她升成了政治指导员,开始参与反“扫荡”的行动,带着人破坏日军的补给线。1942年,她被派到延安学习,1945年又回了华东,投身解放战争。后来她当过县委书记,搞土地改革,剿土匪,忙得脚不沾地。新中国成立后,她在政府部门干了不少实事,尤其关注农村和妇女的事。1978年退休后,她也没闲着,常跟老干部一块儿讲革命故事。1998年,她在北京去世,活了85岁。 徐敏这辈子没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她每一步都走得踏实。从小家里遭难,到自己投身革命,再到后来为新中国出力,她一直在用行动证明自己。她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英雄,就是个普通女人,可她硬是凭着胆量和信念,在乱世里闯出了一条路。那次在平江的经历,只是她人生里的一个小插曲,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她有多沉得住气,多懂得信任别人。 再说说老江,他不是啥正面人物,也不是反面角色,就是个普通人。他帮徐敏是出于良心,可他平时开杂货铺,也得跟各路人打交道,不可能一点私心没有。那年头,谁都得为自己留条后路,老江能豁出去救人,已经很了不起了。他的机智救了徐敏,也让我们看到,革命不是一个人的事,是靠无数个小人物撑起来的。 徐敏的故事放到现在看,还是挺有嚼头的。她那份冷静和信任,搁今天也值得学学。生活中谁还没点坎儿啊,关键时候能沉住气,信得过身边人,往往就能过关。那时候的人为了信仰啥都能豁出去,咱们现在条件好了,是不是也该想想,自己能为啥拼一把?她的经历还告诉我们,团结有多重要,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比不上大家伙儿一块儿使劲。

0 阅读:1205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