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许倬云为何狠批朱元璋,指责大明“丧失天下气度”?其实,这些“汉学家”就是西方学术殖民的马仔,其本质是知识猎巫。他们以“文明转译者”自居,实际是“西方中心论”的虔诚信徒。 本来没想聊这人,但有人私信要我聊一下,说是最近很多自媒体都在悼念他,到底是咋回事。其实,学术界大师我只认李敖,然后一看李敖还跟这人打过官司,就知道这位“大师”的含污量应该不低。 李敖曾批评其学术抄袭、谄媚权贵和道德污点,认为其理论“荒唐无伦”,指责其学术热情与社会良知不足,且“专门欺负追求不遂的女人”。 李敖还曾写过《给许倬云的一封信》,我给大伙摘抄几句:“现在你做了历史系主任,算是你马屁到家。不过你总该知道,乱来是不行的。南港你的女秘书蓝小姐,已被你逼婚得下海做舞女。” “你本是残废之人,又会装出一副可怜相,我一骂你,人家就劝我“不要欺负他”,殊不知你专门欺负人,尤其是你追求不遂的女人。总之,愈写愈气,不同你废话了。祝你不要撞车!” 其实,这人1930出生于厦门鼓浪屿,1948年随家人迁居台湾,1953年台大史学系毕业,1956年进入芝加哥大学进修,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70年定居美国美国匹兹堡,直至今年95岁去世。 学术代表作有“古代中国三部曲”:《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有“中国文化三部曲”:《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大众史学著作数十种,海内外行销百万册。 2004年荣获亚洲学会特别贡献奖、2020年获得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2023年获颁“2022-2023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2024年获得唐奖第六届汉学奖。 对于这些既高大上又不知所云的奖项,大伙以前都觉得很牛逼,现在基本都祛魅了,知道这玩意是啥货色,也知道拿这些奖的又是啥德行。 想想都知道,一个久居美国超半个世纪的人,却专业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包括那些在国外的“汉学家”,能研究好才有鬼了。 说穿了都是学术投机分子,蹭中国流量而已,根本就不可能脚踏实地搞研究。而许倬云临死前,就说了那么一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就把很多人给感动坏了,到处转发和怀念“大师”。 其实,只要问他怎么个同法,以及下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的“王师”到底是啥,就可以让他露出狐狸尾巴。他之所以能成为大师,并非其学术成就有多高,而是他活得够久,把其他大师给熬死了。 比如他跟李敖打官司输了,法院判决他在《苹果日报》《人民日报》等六家媒体上给李敖道歉。但他却输了不认账,死活不刊登道歉启事。2018年李敖去世之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关于他的学术功底,新儒家学派大家之一的徐复观先生曾批评他虚浮不实:“还未养成阅读古典的能力,所以不曾在基本材料上用功”。“从他的文章看,他不曾深入到中外古典中的任何一部,以作为自己的立足点,而只是浮光掠影地以为自己知道得很多”。 看到没,他压根就没静下心做过学问,要学术没学术,要人品没人品,算哪门子“大师”嘛!比如,他批判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将“内阁—司礼监”制衡简化为“宦官专政”,说什么明朝皇权是“前所未见的专横暴力”。 其实,明代内阁本身就具有封驳权,徐溥、叶向高等就多次封还过嘉靖、万历御批,迫使皇帝让步。在六科监察制中,给事中拥有“科参”权,也可以驳回圣旨。所谓宦官专政“批红权”,事实上宦官只是“照阁票朱笔誊批”,遇错字略改,就是个文书员,并非决策者。 许倬云认为明朝廷杖制度,当庭打死谏官,彻底破坏了传统士大夫对皇权的制衡,将明代“廷杖”污名化为“皇权暴虐符号”。 其实,这玩意历朝历代都有,唐代《通典》就记载过唐玄宗杖杀朝臣,宋代御史台也设过刑堂。可以说,廷杖原本就是帝制标配,却被汉学家们刻意明史化。 他指责明代“丧失天下气度”,却无视郑和七下西洋,交好天下。他批判明朝“特务统治”,其实,锦衣卫办案需公开记录,且频遭文官弹劾,其透明度远超美国FBI保密制度。 多说一句,《锦衣卫》《龙门客栈》《绣春刀》等国内影视剧,不仅把锦衣卫拍成了特务机构,还赋予其生杀大权,将其阴暗面无限放大,都是历史虚无主义,涉嫌污名化明朝。 至于许倬云为啥如此热衷于批判,甚至污名化明朝,说穿了就是借古讽今。“吃瓜蒙主”详细聊过这事,大伙可以去看下。另外,这位许大师只研究1949年以前的历史,反而对新中国近百年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视而不见,为啥? 这就是遗老遗少的嘴脸,永远活在过去,活在对满清和民国的怀念中。所以,对于许倬云,李敖说他不是个东西,我坚决相信李敖!
“大师”许倬云为何狠批朱元璋,指责大明“丧失天下气度”?其实,这些“汉学家”就是
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5-08-12 17:55:19
0
阅读:39
半月方塘
就是个超级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