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国家的四代机都可以击落中国的五代机歼20,而美国不但找到了歼20的弱点,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8-12 18:24:34

任何一个国家的四代机都可以击落中国的五代机歼20,而美国不但找到了歼20的弱点,还给出了非常有道理的依据,而这个依据是,美国认为歼20的火控雷达不行,跟美国战机无法相比。 维克伦德是美国军事评论员,他的核心观点,其实主要就一个:只要四代机能死死咬住歼-20的屁股,就能赢。他给的理由是,歼-20的发动机喷口,雷达反射和红外信号太强,是个天生的靶子。这话听着好像有那么点道理,毕竟任何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工作时屁股后面都是又热又显眼,这在物理上没毛病。 按这个逻辑,别说F-15、F-16了,理论上一架飞得够近的歼-7,只要锁定了F-22的尾喷口,也能把它打下来。但问题是,现代空战,早就不玩这种骑士对决式的“绕后偷袭”了。这就像俩绝世高手过招,还在想着怎么绕到对方背后拍一砖头,这可能吗? 现实是,超视距打击才是五代机真正的“游戏规则”。根据全球主流军情数据库2025年7月更新的数据,歼-20装备的“霹雳-15E”空空导弹,射程已经超过200公里。而美军F-15上常用的AIM-120D,射程大概在15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当F-15还在几百公里外想办法怎么“绕后”的时候,歼-20可能已经喝着茶,在雷达屏幕上锁定它,然后从容地发射导弹了。 更别提歼-20是个“近视眼”的说法。恰恰相反,它搭载的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配合遍布机身的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能像个千里眼一样,把周围空域看得一清二楚。想在它眼皮子底下玩捉迷藏,难度系数不是一般的高。 维克伦德的理论,最大的问题是把歼-20当成一个孤胆英雄在战斗。但凡对现代空战有点了解,都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就在今年6月,美国和澳大利亚搞了个“护盾2025”演习。美媒自己都透露了,演习里模拟F-15EX想近距离咬歼-20的尾巴,结果呢?想靠近,得先突破三道防线:150公里外的远程雷达预警、50公里处的僚机编队拦截,还有歼-20自身的尾部告警和干扰弹系统。这简直比闯关还难。 今天的歼-20,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飞。它的身后,是一个庞大的作战体系。空警-500预警机是它的“天眼”,歼-16这样的四代半战机是它的“带刀护卫”,还有像攻击-11这样的隐身无人机当“马前卒”。通过高速数据链,这些飞机组成了一张看不见的网。歼-20在其中扮演的,是“超级大脑”和“指挥官”的角色。它能在200多公里外就发现威胁,然后把目标信息分发给最合适的队友去处理。 美国自己其实也门儿清。他们搞的所谓“分布式作战”,让F-35当“四分卫”,指挥F-16去冲锋,不就是体系作战的思路吗?但根据《空军杂志》的披露,在去年的秘密演练里,F-35带着F-16,生存率也只提升了25%,面对歼-20的远程打击,依然很被动。 所以说,纠结于四代机能不能“单杀”五代机,已经落伍了。真正的战场,是体系对体系、数据链对数据链的较量。在这种“群殴”局里,一个四代机想单枪匹马冲进来玩“绕后”,基本等于送人头。 当然,咱们也得实事求是。早期的歼-20,因为发动机的原因,尾部特征确实是个不大不小的烦恼。但你不能用昨天的眼光,看今天的歼-20。 中国军工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这种“哪里不行就改哪里”的劲头。面对外界的质疑,咱们的回应不是打嘴仗,而是直接上新货。 到了2025年,量产型的歼-20已经全面换装了国产的涡扇-15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可不是简单地解决了“心脏病”问题,它带来的提升是全方位的。首先是推力,让歼-20能以1.8马赫的速度进行超音速巡航,这意味着它能更快地抵达战场,也能更快地脱离。 更关键的是,针对所谓的“尾部弱点”,涡扇-15和机身设计都做了针对性优化。大家现在看到的歼-20,尾喷口都带上了锯齿状的边缘,这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散射雷达波。再加上机尾的红外抑制技术和新型的隐身涂层,让曾经那个“大火炬”变得又冷又暗。美国人想靠红外导弹在远处锁定它,难度呈几何级数增加。 所以,当维克伦德还在念叨“尾部弱点”这个老剧本时,歼-20已经用脱胎换骨的升级,把这个所谓的“弱点”变成了过去式。行动,永远是最好的回应。 既然这套理论这么不靠谱,为什么美国专家还总挂在嘴边? 其实,剥开技术的外衣,你会看到背后清晰的战略意图和商业利益。维克伦德的言论,看似在贬低歼-20,实际上是在抬高F-35。他反复强调,四代机要挑战歼-20,前提是得有F-35当“指挥官”。 这不就把推销F-35的理由给安排得明明白白了吗?这既是生意,也是在巩固以美国为核心的军事同盟体系。 这种论调,也反映了美国面对中国技术飞速追赶时的一种复杂心态。一方面,他们不得不承认歼-20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又想拼命维持自己“世界第一”的心理优势。这种矛盾,恰恰说明了咱们的进步,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0 阅读:60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