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8日,顾城用斧头砍死了妻子谢烨,随后自缢而亡。悲剧并非偶然,而是早有端倪。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因为诗,顾城的一生仿佛加上了柔光镜,一切都被浪漫化了,他被称为“童话诗人”,只是他的童话,底色却是黑暗。那些喜爱顾城的人,对顾城家暴,杀妻的恶行,往往顾左右而言他。
在这场“造星运动”中,谢烨沦为了一件“陪葬品”、一个“被杀的妻子”、这场悲剧中一个模糊不清的影子。
“天才”创作的背后,往往是对伴侣的极度压榨,顾城更是如此。谢烨自己也曾是诗人,发表过作品,但认识顾城后,却在他要求下,辞去工作,放弃了电大的学习,日复一日,承担着繁重的家务,照顾他的日常起居,还要为他誊写、翻译、改错……履行着妻子、保姆、秘书和母亲的多种身份。
而除了写诗,巨婴顾城一无所长。如他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所写: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 这个任性的孩子,有了谢烨的照顾,越来越任性。1988年,两人移居新西兰,住在激流岛。在那里,顾城更是一切都需要依赖谢烨,他不会开车、不会打字、不愿学习英语,困在家中,所有的沟通都只能让谢烨帮忙翻译。此外,谢烨还要负责养家糊口,不得不用养鸡、卖鸡蛋、卖春卷的方式,支撑起了这个小家庭。
而顾城暴戾的性格,早有显现。由于在家中养了上百只鸡,引起了岛上其他居民的不满。社区官员几次上门,要求顾城把这些鸡处理掉,顾城不同意。最后法院下达通知书,要求顾城限期处理,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强制执行。
顾城是如何处理的呢?
他拿着刀冲进了鸡舍,杀光了所有鸡,然后把鸡的脑袋装在一个袋子里,交给社区官员。
顾城有着强烈的控制欲,他要求谢烨按照他的要求穿戴,甚至要求谢烨一直留着初恋时的两条辫子。在国内时,顾城就嫉妒任何异性和谢烨的交往,而在新西兰有了儿子后,他甚至无法容忍儿子的存在。他幻想自己是女儿国中的贾宝玉,因此十分享受那段与他的崇拜者英子,以及谢烨一男两女的共同生活。但英子在1992年时选择了离开,后来嫁给一个大她20岁的新西兰人,这让顾城十分崩溃。
在杀妻之前,顾城就曾多次殴打过谢烨,包括扼喉,推下楼梯。顾城还会对孩子无故动手,以至于谢烨不得不把儿子寄养在邻居家中。谢烨曾多次对家人和朋友哭诉自己遭到家暴,而顾城自己也并不否认。
谢烨终于无法忍受下去,她试图离开,据说,当时她有一位名叫“大鱼”的追求者。而顾城无法离开谢烨,两人纠缠不清。1993年10月,在一位朋友的协调下,双方终于达成了尽快离婚的共识,而谢烨同意教会顾城开车,并同意继续帮顾城打字,顾城计划离婚后和姐姐顾乡一起生活,,谢烨则计划留在原来的房子里,看上去两人那都开始为离婚做准备。表面上,危机似乎已经过去,二人看起来放松又平静。
但一周后,顾城杀死了谢烨,然后上吊自杀。#历史知识#
谢烨写过诗、散文和小说,但她的文字从未单独出版,至多夹附于顾城文集的后面。遇难之后,谢烨的声音与视角更是在对顾城的浪漫化追忆中被淹没。王安忆曾说:“顾城从肉体上消灭了谢烨,顾城后面的人在努力地从舆论上抹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