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5月底,毛主席在武汉东湖宾馆视察时,突然对秘书梅白说:“有一个人,白天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8-15 09:20:05

1956年5月底,毛主席在武汉东湖宾馆视察时,突然对秘书梅白说:“有一个人,白天除了我上厕所,随时可以见。”梅白有些懵,试探问了一句:“是不是李达?”毛主席点了点头。

李达跟毛泽东的交情,得从1920年说起。那时候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听说了李达在长沙办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就特意跑去长沙找他,两人一聊就投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开,李达是上海代表,负责宣传工作,毛泽东代表长沙小组,两人都是最年轻的代表之一。从那以后,李达继续推动理论传播,1922年毛泽东在湖南创办自修大学,请他来当校长,李达接手后办了政治经济学课程,还创办《新时代》杂志,毛泽东在那上面发了《外力、军阀与革命》,文章批得挺猛,针对北洋政府那些军阀,李达看完说这文章有股横冲直撞的劲头,两人就这么合作得默契。

不过1923年,李达跟党内有些人起了分歧,性格直,话说不拐弯,就退出了党组织。从那开始,他转头专心搞学术,在上海、北平等地教书,翻译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经典,写了《社会学大纲》《经济学大纲》,这些书成了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影响挺大。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也没忘他,红军时期派人送信劝他回来,李达就说自己想把书写好,没松口。解放前夕,毛泽东亲自写信,用“某公司发起人”署名,请他参与经营,李达看完信就笑了,觉得还是老样子,讲话爱打比方。1949年初,李达到了北平,毛泽东亲自迎接,两人聊了一整晚,毛泽东说看过他的书,还批了上千字,李达拿出旧笔记本,上面有毛泽东早年的批注,两人重温那些内容。党中央特批李达直接恢复党籍,由毛泽东和刘少奇作介绍人,毛泽东说他在理论阵地上守了二十多年,该认的账要认。

1952年,李达被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他不爱搞形式,亲自改论文,说这比批文件有意思。他恢复了哲学系,组织编写《马列主义原理》,鼓励年轻人研究毛泽东思想,常说学问得从社会里刨出来。其实李达的贡献不光在教育上,他是中国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一,早年办刊物、建党时负责宣传,后来退出党也没停,翻译和写书,让更多中国人懂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些东西接地气,帮着分析中国社会问题,不是空洞的教条。你知道吗,他写的《现代社会学》1926年就出了,用唯物史观解释社会发展,影响了好几代人。

到了1956年,毛泽东去武汉视察地方经济,顺便想见见老朋友。李达那时在武大当校长,毛泽东对秘书梅白说了那句话,意思很清楚,李达不是一般人,能随时见他,这在当时可不是小事,能这么待遇的人不多。这背后是几十年的交情,从建党初期到革命胜利,两人一直保持联系。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大,他不光翻译,还结合中国实际写书,比如《辩证唯物论教程》,帮着把理论落地。毛泽东看重他这点,说他是理论界的鲁迅,有大忠大义大智,比李逵还厉害。这些评价不是随便说的,李达确实在关键时候站稳了脚跟,没偏离马克思主义原则。

那次视察后,李达继续在武大工作,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组织团队研究毛泽东思想,亲自审阅教材章节。他身体渐渐差了,但脑子清楚,坚持写书,最后一本《唯物辩证法大纲》是在病床上口述的,助手根据他的口音记录下来。1966年8月,李达在武汉逝世,毛泽东批示照顾遗属,安排整理他的书出版。武汉大学设了李达研究室,收集手稿,学生去吊唁,他夫人就说一生为了那些书。李达墓碑上写“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者之一”,这是毛泽东认可的。

李达一生没打仗没带兵,但他在理论上守住了阵地,从留学日本接触马克思主义,到建党宣传,再到退出后专注著书,1949恢复党籍后办教育,他的路子挺实诚,不爱浮夸。毛泽东跟他交情深,不是因为权力啥的,而是两人从年轻时就一起讨论革命理念,李达启蒙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两人有过分歧但始终坚持相同方向。这段关系说明,革命不是光靠枪杆子,笔杆子也重要,李达的书帮着武装了很多人脑子,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结合实际发展。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