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陆小曼卖掉貂皮大衣才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当时穷到甚至吃不起鸡蛋的陆小曼,买来几斤大闸蟹,请3个男人到家中大吃大喝。饭后,陆小曼缓缓的道出了自己的请求。 “卖了它吧。”陆小曼对前来估价的商人说道。彼时,上海延安中路的一间小屋里,这位曾经挥金如土的民国名媛,正亲手递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貂皮大衣。这件大衣曾是她出入上海滩顶级舞会的标志,如今却成了她完成一项特殊任务的唯一筹码。 那时的陆小曼,生活已极度拮据。政府每月发放的补助仅够勉强维持温饱,她甚至舍不得买一个鸡蛋。然而,就在这样的困境中,上海市委领导亲自登门,希望她能协助征集几幅国画作为外交礼物。 当时名家画作“一纸难求”,而陆小曼虽然已多年不作画,但凭借早年的名气和人脉,仍被寄予厚望。“这件大衣能换多少钱?”陆小曼平静地问道。商人仔细检查后报出一个数字,这个数字足够陆小曼买几斤大闸蟹、肉菜和颜料。 陆小曼点点头,没有讨价还价。拿到钱后,她立即前往市场,精心挑选了几只最肥美的大闸蟹,又买了些肉菜和绘画材料。 当晚,她亲自下厨,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随后拨通了唐云、刘旦宅、张正宇三位画家的电话。当三人应邀而至,看到满桌佳肴时,都惊讶不已。他们知道陆小曼的生活状况,这一桌菜显然超出了她的经济能力。 酒过三巡,她才缓缓道出实情:“今天请诸位来,其实是有个不情之请。”她将市委领导的任务和盘托出,希望三位画家能帮忙创作几幅国画作为外交礼物。三人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你何必如此破费?直接说一声,我们也会画的。”刘旦宅忍不住问道。“求人办事,总要有些诚意。”陆小曼拢了拢单薄的衣衫。三位画家深受感动,当场铺纸研墨。唐云画下鱼戏莲叶间的灵动,刘旦宅勾勒出波斯猫的优雅,张正宇则描绘了猎犬的矫健。 三幅作品后来在外交场合大放异彩,而陆小曼的这次宴请,也成了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晚年的陆小曼,早已褪去了“民国交际花”的浮华,却在最艰难的时刻,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爱国情怀。她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品格,往往在最困顿的境遇中才愈发闪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或许会经历起伏,但精神的坚守永远不会褪色。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正是这样的精神支撑着无数人渡过难关。今天的我们或许难以想象一顿大闸蟹的珍贵,但陆小曼的选择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愿意为更重要的东西付出多少。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1961年,陆小曼卖掉貂皮大衣才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当时穷到甚至吃不起鸡蛋的陆
南风意史册
2025-08-15 11:15:55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