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教师与90分教师的城乡差距##10分以下被录取拉郎配式选调该休矣#】江

大皖新闻 2025-08-16 14:30:38

【#10分教师与90分教师的城乡差距##10分以下被录取拉郎配式选调该休矣#】江西永新县近日公布的教师选调名单引发舆论哗然。名单中,部分考生成绩在10分以下,却能录取为农村初中教师,而同期县城初中录取者的最低分高达90.55分。

在重视教育公平、就业公平的当下,教师选调“10分以下被录取”带来诸多想象空间。有网友质疑:这是不是“萝卜招聘”?如此教师若能上岗,岂不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加剧城乡间教育资源的失衡?

永新县教体局回应称,录取工作严格按照公开、公平、竞争原则执行,笔试低分不证明水平低。但是,此回应并未能平息质疑。

8月15日,永新县联合调查组通报称,因农村初中比农村小学的教学任务相对较重,部分参加考试人员不愿到农村初中任教,在当天遴选考试中消极应对,有的故意放弃答题,导致出现30分以下甚至10分以下的异常分数情况。同时,通报表示“遴选方案制定不合理,工作人员责任心缺失,未充分尊重教师个人意愿”。

一份教师选调录取名单,可谓冰火两重天。选调到城区任教的成绩90多分,竞争激烈;到农村初中任教的,成绩不足10分也能录取。当地及时回应,公开事件全貌,消除了“萝卜招聘”的质疑,却暴露出更多深层次问题。

选调风波的最根本原因,是农村初中教师岗位的吸引力缺失。在城乡教育差距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下,农村初中繁重的教学任务、相对匮乏的资源支持,形成了明显的岗位价值落差。

当30分以下成绩成为普遍现象,甚至出现个位数分数时,这种消极考试的态度,本质上是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无声抗议。令人担忧的是,让这样一些存在消极应付心理的教师去农村初中任教,怎么能保证其安心工作,对学生负责?

事件背后暴露的制度性缺陷值得深思。县教体局将“参加考试”等同于“接受调配”,恰是行政思维对教育规律的漠视。教育不是简单的岗位调配,教师不应是随意挪动的“教育棋子”。当遴选方案将教师意愿排除在决策维度之外,当“尊重个人意愿”仅仅停留在文件层面,这种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必然导致政策执行变形。

值得注意的是,同批考生在县城小学教师遴选中的正常表现,恰恰印证了制度设计偏差而非教师素质问题。

对此次教师选调风波,当地相关部门应深入调研,找出问题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用“程序合规”来搪塞公众质疑。

永新县的困境,实为全国县域教育的缩影。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失导致乡村学校生源萎缩,教师编制冗余与结构性缺员并存,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多重困境。

其一,县域人口流动导致“小学教师富余、初中教师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其二,农村初中岗位因工作强度大、发展空间有限遭遇教师群体隐性抵制;其三,行政手段与教师意愿的冲突,反映基层教育治理能力的不足。

真正破解难题,首先要优化师资调配机制,建立“尊重意愿+能力评估”的双轨体系。可设置合理笔试合格线,增设教学实践能力考核,避免“唯证论”“唯分论”;同时建立教师流动意向调研机制,通过面谈深度了解教师职业规划与发展需求,避免“拉郎配”式强制调配。

更为根本的是提升农村教育岗位吸引力。这需要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岗位津贴标准,实施职称评定专项倾斜,改善校舍与教学设施,构建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唯有当农村教师岗位具备职业尊严与发展前景,才能打破“被动填补”的恶性循环。

教师是教育事业最宝贵的财富。让教师在乡村教育的田野中获得尊严与成长,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低分录取”背后的深层矛盾,真正实现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安徽时评)

0 阅读:5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