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有这么一则消息:全球唯一能让战略轰炸机实现高空持续超音速巡航的航空发动机,依然牢牢掌握在俄罗斯手中。 战略轰炸机要实现高空持续超音速巡航,好比让一辆重型卡车在高速公路上全程开着赛车模式狂飙,对发动机的要求堪称变态。 俄罗斯手里的NK-32发动机就是这么个狠角色,单台最大推力25吨,四台齐发能把275吨重的图- 160推到2.05马赫的速度,相当于每小时2500公里,这速度能让它在10分钟内横跨整个北京市区。更绝的是,这发动机在1.5万米高空还能保持超音速巡航,相当于把超音速飞行变成了日常操作,而不是像某些飞机那样只能偶尔“打鸡血”冲刺几秒。 相比之下,美国的B-1B轰炸机虽然也能超音速,但它那四台F101发动机只能在低空玩点“贴地飞行”的小花招,到了高空就成了“虚胖”,而且一超音速就跟喝了假酒似的浑身发抖。 至于B-2和B-21隐身轰炸机,干脆连超音速的念想都断了,毕竟隐身和速度就像鱼和熊掌,美帝也得做选择题。 欧洲的狂风战斗机倒是能超音速,但那是靠“嗑药”式的加力燃烧,持续时间短不说,油耗高得能让中东土豪都肉疼,根本没法跟NK-32这种“长跑健将”比。 俄罗斯能保住这门独家手艺,还得感谢苏联时期的老底。上世纪70年代,苏联为了跟美国的 B-1A 轰炸机较劲,愣是在冷战铁幕下憋出了NK-32。这发动机采用三转子结构,涡轮前温度高达 1300°C,用的还是当时最先进的镁钛合金材料,光研发图纸就堆了几卡车。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把这些宝贝当废品扔在仓库里吃灰,直到2016年才重新翻出图纸,靠着“考古级”的逆向工程恢复了生产线。现在的NK-32-02型更是升级了数字控制系统,油耗降低10%,航程增加1200公里,直接让图- 160M2的作战半径覆盖了大半个太平洋。 这技术垄断带来的战略威慑可不是开玩笑的,2015年叙利亚战场上,俄军图- 160 从本土起飞,穿越伊朗、伊拉克领空,在8小时内投掷了 34 枚巡航导弹,全程保持超音速巡航,让北约的防空系统连反应时间都没有。 不过,俄罗斯也有自己的烦恼。NK-32 的维护成本高得离谱,每飞行小时的费用相当于烧掉一辆豪华轿车。而且这发动机的生产线总共就那么几条,每年最多只能生产10 台,直接导致图- 160M2 的量产速度比蜗牛爬还慢。更要命的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依赖乌克兰的供应商,俄乌冲突后这供应链随时可能掉链子,搞得俄罗斯军工部门天天像热锅上的蚂蚁。 总的来说,俄罗斯手里的 NK-32 发动机就像一把钝而不折的宝刀,虽然不够锋利,但胜在够硬够持久。在这个隐身技术满天飞的时代,这种“傻大黑粗”的暴力美学反而成了独特的威慑力。只不过,随着中国在高超音速领域的突飞猛进,未来这把宝刀还能风光多久,就得看俄罗斯的技术储备能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了。毕竟,在航空发动机这个战场上,从来就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的厮杀。
“6亿一架,500枚导弹一起打包!”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在伊斯兰堡防务展上直接摊牌
【177评论】【10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