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为隐翅虫差点毁容#【转发提醒家人!有人差点毁容!一医院接诊200多例】
据央视网消息,湖北武汉第三医院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该院今年已接诊隐翅虫皮炎患者200余例。有患者表示“晚上感觉脸上有虫,随手一拍就出事了。”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户外活动防蚊同时更要当心毒虫、小型动物叮咬,轻则皮炎,重则毁容,甚至死亡……
毒隐翅虫
❗️危险:体内含强酸性毒液,拍打时毒液溢出触肤可致灼痛瘙痒,引发红斑、水疱甚至溃烂。
⚠️注意:少去草丛等潮湿地,夜晚关好门窗防止虫趋光入屋;身上有虫抖落或用物品拨走;碰到毒液用肥皂水清洗皮肤后,及早就医。
蜱虫
❗️危险:吸血同时传播病毒,可能引发莱姆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致命疾病。
⚠️注意:被咬别拍打硬拔,酒精麻醉蜱虫后用镊子夹头垂直拔除,若口器残留皮肤内或持续高烧,速就医;发现身上有新“黑痣”要警惕蜱虫。
红火蚁
❗️危险:入侵物种,在中国没有天敌,被蜇咬处会灼热剧痛,毒液蛋白易引发过敏,严重可致命。
⚠️注意:遇红火蚁群或蚁穴(小土堆),尽量远离,不碰不踩;万一被蜇可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冰块冷敷;有过敏病史者被蜇咬建议尽快就医。
马蜂
❗️危险:蜂毒成分复杂可致人过敏和中毒,被蜇伤轻则局部肿痛难忍,重则过敏休克,影响心血管系统危及生命。
⚠️注意:看到马蜂速离开; 被群蜂蜇伤需立即就医,蜂毒过敏人群需重点防护。
恙虫
❗️危险:咬人时不痛不痒,被携带“恙虫病东方体”病原体恙虫叮咬,病发时发高热现伤口焦痂,严重可致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注意:野外活动尽量穿长袖少露肤,避免在草丛坐卧;恙虫上身速抖落,细查耳后、颈、腋窝等皮肤褶皱处;发现身体有黑色焦痂或溃疡伴发热,速就医。
荔蝽
❗️危险:受到惊吓会从屁股喷出带腐蚀性的臭毒液,接触皮肤可致溃烂,入眼严重可致角膜溃疡甚至失明。
⚠️注意:发现荔蝽上身用物件轻抖落,勿用手触摸拍打,被毒液溅到赶紧用水冲洗,若皮肤红肿或直接喷到眼睛,立即就医。
📢转发提醒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