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痔疮,其实没必要做手术。 痔疮是个常见病,有句话叫“十人九痔”,就可以看出其普遍性。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得了痔疮就必须做手术,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今天咱们就聊聊痔疮这个话题。 其实早在《黄帝内经》里,古人就把痔疮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素问·生气通天论》里写:“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翻译过来就是,一顿胡吃海塞后,脾胃之气被伤,食物积在肚子里堵得慌,气血流通不畅,筋脉像被“撑松了”一样,痔疮就找上门了。 还句话叫“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更是道破了痔疮的主要原因。大家可以想想看,你是不是在办公室坐着不动,下班回家就葛优躺?久坐不动,气血就堵在肛门,就像水管长期淤堵会爆管一样,肛门周围的血管承受不住压力,然后就成了痔疮。 说到底,痔疮的本质就是“脏腑虚了,气血堵了,堵在肛门”。身体内部像个运转的机器,脾胃弱了、元气亏了,外部又总用久坐、暴食、吃辣这些坏习惯添堵,可不就把问题都憋在肛门那一块儿了嘛! 把病因搞清楚了,那该怎么治呢?大家慢慢往下看。 大部分人长了痔疮,都是火气。昨天晚上吃了麻辣小龙虾、吃了烧烤,第二天就开始痔疮流血了,这种情况太常见!辛辣食物就像火引子,一吃就让体内湿热剧增,加上便秘使劲排便、腹泻时肠道反复刺激,都会让肛门周围经络堵得更厉害,瘀血浊气堆在那儿,不肿不痛才怪。 对付这种火气大的痔疮,马应龙痔疮膏就很管用,清热燥湿、消肿止痛,里面有麝香、牛黄,很快就能快速缓解肿痛出血。但这只是灭火,如果不让它复发,首先是必须管住嘴,少吃辣、少喝酒,同时配合中药调理体质,把湿热体质一改善,气血调和,经络不阻滞了,痔疮也就不复存在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上火不明显的痔疮,主要原因是虚。这类人大部分是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等慢性病、或者上了岁数年纪比较大,表现为痔疮容易掉出来,得用手推回去,还总觉得肛门坠胀,浑身没劲儿。 这是因为慢性病长期脾胃虚弱,身体里的气血托举不足,肛门周围的肌肉就无力,痔疮失去支撑,慢慢往下掉,甚至脱出来收不回去。这种情况的便血往往是淡红色,还伴有脸色差、没胃口、拉肚子、浑身乏力,再用清热的药就不对了,反而会让脾胃更虚。 对这种情况,有个经方特别好用,那就是李东桓的补中益气汤。黄芪、党参补脾气,升麻、柴胡把下陷的气上提,让肛门周围重新有力气“托住”痔疮,从根源改善坠胀和脱出。 调理痔疮,可以说是“三分治,七分养”,想让肛门少受罪,就尽量少吃辛辣、油炸、重口味的食物,多吃粗粮、蔬菜、水果,让肠道通畅,排便不费力。 只要辨证准确,好好调理,咱们就能把这个烦人的小东西赶得远远的!
说说你见过最神奇的民间配方健康养生偏方
【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