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是故意的吧!王毅外长刚走,印度就发射可打击中国全境的烈火-5”导弹。虽然说

印度这是故意的吧!王毅外长刚走,印度就发射可打击中国全境的烈火-5”导弹。虽然说,我们可能并不太在意,但是印度以发射导弹的方式送我们的外长离开,确实不地道。8月21日,法媒报道称,就在中国外长王毅离开印度之际,新德里当局周三(8月20日)宣布成功试射了一枚中程弹道导弹,该导弹将能够携带核弹头打击中国境内的任何地方。

被印度视为“战略利器”的“烈火-5”到底几斤几两?按照印度官方说法,这枚导弹射程能达到5500公里,足够从印度本土打到中国任何角落。

更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在2024年3月就试过给它加装分导式多弹头,也就是能一次打多个目标的MIRV技术,当时宣称自己成了少数掌握这技术的国家。

但国际社会对这些说法一直打问号,美国评估它实际射程就在5500公里左右,刚好踩在洲际导弹的门槛上,算不算标准洲际导弹都得两说。

技术短板更是藏不住,专业分析指出,“烈火-5”至今没解决机动发射的难题,试射时还得靠民用卡车拖着走,不像中美俄的导弹有专用发射车,发射前的准备时间也长得惊人,实战中很容易被提前发现,有专家调侃,这导弹更像“固定靶场展品”,离真正的战备值班还差得远。

印度选在这个时间点试射,算盘打得噼啪响,对内来说,莫迪政府正面临经济压力,边境问题又一直是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导火索,试射导弹既能展示“国防实力”,又能转移民众注意力,简直是性价比极高的政治表演。

对外层面更复杂,美印近期因为关税问题闹得很僵,美国对印度征收的关税税率已经飙到50%,印度一边想跟中国缓和关系减轻压力,一边又怕显得太软,只好用导弹试射来维持“强硬形象”。

这种矛盾心态在外交动作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王毅访印时,双方刚同意“重启各领域对话机制”“维护边境和平安宁”,印度官员转头就澄清所谓“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表态是“错误引用”,这种前脚握手后脚拆台的操作,把印度“既要又要”的心态暴露无遗。

有意思的是,印度媒体对“烈火-5”的吹嘘早就没了节制,有报道甚至宣称这导弹能“覆盖亚洲全境及部分欧洲地区”,但现实是它连真正的机动发射能力都没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相关问题时,只强调中印达成的共识,对导弹试射不接茬,这种淡定或许正是因为心里有数,中国的反导体系和核威慑能力,早就不是这类技术能撼动的。

兰州大学研究员张帅说得透彻,中印关系现在就是“有限合作、底线竞争”的新常态,王毅此行促成的直航恢复、签证便利等民生成果,确实让两国民众看到暖意,但印度这种“导弹外交”的老套路,又不断给关系添堵。

试射当天,阿富汗媒体就直言不讳地指出,“烈火-5的打击范围明显针对中巴两国”,这种司马昭之心根本藏不住。

说到底,导弹腾空的烟火再耀眼,也掩盖不了印度军工的真实水平,与其靠试射刷存在感,不如把精力放在落实外交共识上。

毕竟,邻居之间搞“导弹送行”的戏码,再怎么包装也显得小家子气,中印作为两个大国,要真能像王毅说的那样“多做合作的事”,才是地区之福。

可现在看来,这段关系要走上正轨,恐怕还得跨过不少这样的“导弹坎”。

0 阅读:2
爱喝汽水的小丽聊军事

爱喝汽水的小丽聊军事

爱喝汽水的小丽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