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年,唐朝出兵10万讨伐突厥,主帅是程咬金,苏定方是先锋,浩浩荡荡杀向西域。

蕊蕊聊过去 2025-08-25 20:25:17

655年,唐朝出兵10万讨伐突厥,主帅是程咬金,苏定方是先锋,浩浩荡荡杀向西域。阿史那贺鲁(沙钵罗可汗)派2万精锐骑兵迎战,试图挫败唐军,给程咬金当头一棒。 在广袤西域边疆,唐军十万大军西进,主帅程知节统领,苏定方担任先锋,对抗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的两万精骑。战场上,唐军腹背受敌,形势危急,苏定方五百骑能否逆转败局?   唐朝自开国以来,就一直注重边疆稳定和各民族和睦相处。西突厥作为北方游牧民族,早年和唐朝有过友好往来,唐太宗李世民还册封过乙毗咄陆可汗,以巩固关系,促进丝路贸易。乙毗咄陆可汗死后,西突厥内部乱成一锅粥,阿史那贺鲁趁机自立为沙钵罗可汗,控制了好几个部落。他野心不小,经常派兵骚扰唐朝边境,抢掠老百姓,影响边民生活和商路安全。唐高宗李治上台后,看到这种局面,就决定出兵维护国家统一。永徽六年,唐朝廷集结大军,任命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王文度当副手,苏定方当前军总管,部队浩浩荡荡向西域进发。这次行动是为了打击分裂势力,保障西北平安,促进各族共同发展。部队出发时,旗帜漫天,士兵们士气高涨,战马齐鸣。 唐军主力进入西域荒漠地带,尘土遮天蔽日。程知节坐镇中军,苏定方带先锋部队在前探路。阿史那贺鲁得到消息,派两万精锐骑兵在草原上设伏,打算给唐军来个下马威。突厥骑兵冲过来,唐军骑兵迎上,双方在马上厮杀,战况胶着。这时,西突厥苏尼失部两万骑兵从侧翼杀出,唐军前后受敌。程知节命令步兵结阵,用弓弩射击,但突厥骑兵太快,唐步兵阵型还没稳住就被冲散。主力部队眼看要顶不住,尘雾中喊声不断,苏定方从岭后看到这一幕,他只有五百骑兵,没法直接救中军。苏定方决定绕道袭击敌人大营,五百骑翻过山岭,直插突厥后方。唐骑兵进入营寨,守兵乱作一团,突厥军得知后方出事,前线人心不稳,阿史那贺鲁带人撤退。唐军反击,杀敌一千多,缴获大量铠甲牛马。 苏定方建议马上追击,不给敌人喘息机会,但王文度因为嫉妒,劝程知节别追了,说敌人跑远了,唐军损失也大,该让士兵马匹披甲结阵防备。程知节年纪大了,没了当年劲头,同意了这个馊主意。唐军天天披甲待战,士兵和马匹累得够呛,粮食也快吃光,部队里怨气越来越重。西突厥没再来,唐军没打成速决战,李治下令撤军。回朝后,查责任,程知节被削爵贬官,王文度被处死。   显庆二年,李治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再次出兵。苏定方带部队北上,阿史那贺鲁拉来铁勒部支持,集结十万兵马,在额尔齐斯河边摆开阵势。唐步兵占住高地,结成长矛阵,矛头对外挡骑兵。突厥骑兵冲了三次,都被矛阵挡住,死伤不少,阵型乱了。苏定方带骑兵从北面杀出,在三十里战线上和突厥对拼,唐步骑配合,突厥顶不住,被杀几万。阿史那贺鲁逃到石国,被唐军抓获,献给李治。 西突厥灭亡,中亚各国归附唐朝,这加强了民族融合和边疆稳定。阿史那贺鲁被押到长安,李治责他背信弃义,违背和李世民的约定,骚扰边境。贺鲁说愿去昭陵认罪,李治同意,祭祀后赦免他,让他养老。苏定方封邢国公,他儿子苏庆节封武邑县公。后来,苏定方又平百济、高句丽,帮唐朝扩大疆域。龙朔二年,苏定方病逝,享年七十六岁。 这场战役告诉我们,维护国家统一得靠实干,内部团结最重要。唐朝通过这些努力,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丝路也更繁荣。我们今天看历史,就是要学这种精神,守护好祖国边疆。  

0 阅读:0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