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出发时有多硬气,现在就有多狼狈,有些东西,根本解释不了,看了韩国这趟美国行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8-28 16:17:18

李在明出发时有多硬气,现在就有多狼狈,有些东西,根本解释不了,看了韩国这趟美国行,感觉应了一句老话,那就是“弱国无外交”。 上任没多久,李在明就安排2025年8月访美行程,出发前在媒体上表态要深化同盟同时护韩国利益,反对美军战略灵活性调整,强调本土防御优先,那口气挺硬气。访美焦点在贸易和安全上,韩国带去3500亿美元投资计划,涵盖半导体、造船等领域,美国要求白纸黑字签协议,收益分配定死90%归美国本土。军费分担成大问题,美方要翻倍到每年100亿美元,韩国经济压力大,但不答应峰会就可能泡汤。 会谈只给30分钟,全程直播施压,接机规格低,只有低级官员,冷清得像商务会晤。半导体产业转移成另一痛点,美方要核心技术本地化,三星现代等企业得迁生产线到美国,韩国企业积极性受挫。李在明试图协商过渡期,但美方坚持保护本土利益。安全议题上,美军要灵活调动去其他地区,李在明重申难以同意,但最终得面对现实压力。 整个过程暴露同盟失衡,韩国在美中间选边难,出发时硬气,转眼成狼狈,有些条款解释不了,弱国无外交这老话应验得彻底。这趟行让韩国里外不是人,国内舆论炸锅,有人赞他争取到特朗普出席APEC承诺,有人批协议吃亏大。 访美归来,李在明面对国内分化舆论,召开记者会宣布初步成果,但投资协议引发抗议,企业担心收益流失。他马上派特使访华,促成中方高层访韩安排,强调平衡外交。任内继续推务实政策,军费增加后调整预算,加强本土半导体投资,处理经济挑战。安全上强化韩美联合演习,同时改善对日关系,2025年8月后与日本首相会晤,讨论区域协调,避免军事升级。北韩核问题成重点,他定位韩国为美朝间调解者,推动对话但北韩不买账。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