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浙江萧山的一处垃圾场,一位不结婚,靠低保和捡垃圾为生的93岁老兵,

优优谈过去 2025-08-30 11:26:27

2015年,在浙江萧山的一处垃圾场,一位不结婚,靠低保和捡垃圾为生的93岁老兵,整天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却写着日本女人的名字:边见须惠子,下面还用日文写着:我想再见你一次![凝视] 萧山垃圾场里,93岁的周福康弯着腰捡着废品,他手里始终举着一块纸牌,上面写着“边见须惠子”和一行日文:“我想再见你一次”。 邻居们都叫他“捡废品的周老汉”,却不知道这位看似平凡的老人,藏着一段震撼人心的跨国恋情,这份等待,已经持续了整整77年。 1940年,日军占领萧山,17岁的周福康正在绍兴稽山中学读书,听到家乡沦陷的消息,他毅然放下课本参军抗日。 “国将亡之,匹夫有责。”怀着这样的信念,周福康成为国民革命军第70军的一名战士,战场上,他亲眼目睹日军暴行,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内心对日本人的仇恨越来越深。 因为作战勇敢,周福康很快被提拔为团干事,获得少尉军衔,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他已经是一名中尉军官。 日本投降后,周福康随部队前往台湾接收日军投降,驻扎在新竹小学,当时的台湾被日本统治了50年,学校里还有很多日本教员。 周福康对这些日本人充满敌意,直到那天下午。 一阵优美的钢琴声从教室里传来,周福康循声走去,看到一位年轻美丽的日本女教师正在弹琴,她叫边见须惠子,是学校的音乐老师。 最初,周福康因为她的日本人身份而心存抵触,但经过几次接触,他发现边见须惠子完全不同——她善良温和,痛恨日本的侵略行为,也是被迫来台湾教书的。 两个原本应该是敌人的年轻人,逐渐消除了隔阂,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通过音乐和真诚的交流建立了深厚感情。 周福康后来回忆:“我们之间相爱,相敬,相互倾心。”短短一个多月的相处,却成了他一生的牵挂。 好景不长,随着内战爆发和日侨遣返,两人被迫分离,边见须惠子要被遣返回日本,周福康则要随部队调回大陆。 分别那天,周福康赶到基隆港送行,面对泪流满面的边见须惠子,他请人翻译了三句话:“我来看看你,以后再也没法见了”、“最后一次向你告别”、“我会很想念你”。 这一别,就是77年。 此后的人生路,周福康再也没有得到边见须惠子的任何消息,有人说她乘坐的船被水雷炸沉,也有人说她在日本成家了。 但周福康始终怀着希望,终身未娶,他记得当年对她的承诺,要带她回浙江老家。 因为参加过国民党军队,周福康入狱15年,出狱后,他只能靠捡废品和低保度日。即使生活如此艰难,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 周福康曾经给日本大使馆写过很多信,却始终没有回音,他不会用电脑,不懂网络,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寻找那个让他牵挂一生的人。 2014年,通过志愿者和媒体的帮助,周福康的故事才被公众知晓,那时的他已经92岁,住进了养老院。 每天,老人依然举着那块纸牌,上面写着“边见须惠子”和那句日文:“我想再见你一次”。他的手指已经变形,纸牌也被磨得发黄,但字迹依然清晰。 后来周福康在养老院安详离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等待着边见须惠子。 这段跨越国界与时代的爱情,用一生去等待和追寻,在战火与仇恨的背景下,两个年轻人的纯粹感情超越了一切,诠释了什么叫“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周福康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可以超越国界、种族和时代,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光里,人性的光辉依然能够照亮前路。 也许边见须惠子早已不在人世,也许她在日本过着平静的生活,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在新竹小学弹钢琴的美丽身影,已经成为周福康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如今垃圾场里再也看不到那个举着纸牌的身影,但这份跨越77年的等待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你相信世间有这样至死不渝的爱情吗?如果是你,会为了一个人等待一生吗?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过这样刻骨铭心的感情?   信源: 浙江日报《95岁的网红抗战老兵,今天终于“退休”了》

0 阅读:9

猜你喜欢

优优谈过去

优优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