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的光绪皇帝得知3岁的溥仪将是下一任皇帝,笑着说了几个"好"字,载沣父子离开后,光绪却说出两句话,这两句话,预见了清朝的灭亡。 刚满三岁的小溥仪被抱上龙椅,成了大清朝第十二位皇帝。 这本该是个庄严的时刻,可现实却让人哭笑不得。 小皇帝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登基,看见满朝文武黑压压跪了一片,吓得哇哇大哭。 父亲载沣急得满头大汗,一边要维持仪式的庄严,一边还得哄孩子。 最后实在没办法,载沣只好跪在宝座旁边,扶着儿子轻声说:"别哭,快好了。" 可是,这句原本想安慰孩子的话,传到大臣们耳朵里却变了味。 有人说听到的是"快完了"。 不管载沣当时说的到底是什么,大臣们都觉得这话不吉利。 想想也是,一个王朝的开始,皇帝父亲居然说"快完了"? 咱们先来看看慈禧为什么会选溥仪。 光绪皇帝38岁就驾崩了,没有儿子。 按理说,应该立光绪的弟弟载沣为帝。 载沣当时25岁,正值壮年,治国理政都合适。 可慈禧偏偏选了载沣三岁的儿子溥仪。 这里面的算计可不简单。 慈禧让溥仪"承继同治,兼祧光绪",既给同治当儿子,又给光绪当儿子,这样就把帝党和后党的矛盾都调和了。 载沣当摄政王,看起来掌权,实际上慈禧还是能在背后操控。 只可惜,慈禧第二天也去世了。 醇亲王府接到懿旨的时候,载沣的母亲刘佳氏听完就晕过去了。 老太太心里明白,进了皇宫就是进了火坑。 光绪的下场摆在那里,被慈禧软禁了十年,最后还死得不明不白。 现在轮到自己孙子了,能不担心吗? 溥仪的祖母醒过来后,死活不让孩子进宫。 可皇命难违,小溥仪哭着被抱进了紫禁城。 当天夜里,慈禧想抱抱这个未来皇帝,结果溥仪一看见这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吓得嚎啕大哭。 慈禧当时已经病重,最怕听到小孩哭声,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果然,第二天慈禧就咽气了。 真正的问题出在载沣摄政期间。 这位摄政王虽然人品不错,但政治手段实在不行。 先是把袁世凯给撤了,袁世凯这人虽然靠不住,但确实有能力。 接着又搞了个皇族内阁,满清贵族把持朝政,汉族大臣靠边站。 这下可好,本来就紧张的满汉关系更加恶化了。 载沣其实心里也清楚形势不好。 有一次跟妻子说:"从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听这话就知道,载沣对权力根本没什么兴趣,当摄政王纯属被赶鸭子上架。 可历史不会因为个人意愿而改变。 1911年武昌一声枪响,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 短短两个月,15个省宣布独立。 载沣这才明白,大清真的要完了。 最终,载沣被迫辞去摄政王职务,回到醇亲王府抱孩子去了。 1912年2月12日,六岁的溥仪颁布退位诏书,统治中国268年的清朝正式落幕。 回头想想,载沣在溥仪登基时说的那句话,不管是"快好了"还是"快完了",确实成了预言。 从溥仪登基到退位,也就三年多时间。 大清朝真的"快完了"。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戏剧化。 一个三岁孩子的登基大典,一句无心的安慰话,竟然预示了一个王朝的终结。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载沣当时说的是"万岁万岁万万岁",清朝该灭亡还是要灭亡的。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任何人都挡不住。 信息来源: 人民周刊:《1908年临近岁末时,紫禁城传出惊人的消息,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在两天内相继死去》
38岁的光绪皇帝得知3岁的溥仪将是下一任皇帝,笑着说了几个"好"字,载沣父子离开
历史透视眼
2025-08-31 13:22:36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