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21岁的女战士莫林被活埋前,敌人竟突然问:“你认识莫林吗?”莫林一听

混沌于浮云 2025-09-01 18:40:43

1941年,21岁的女战士莫林被活埋前,敌人竟突然问:“你认识莫林吗?”莫林一听暗自窃喜,有救了?她连忙说:“认识认识,就是那个老太婆嘛!” 姚世瑞这丫头出生在江苏如东一个医生家里,家里条件不错,父亲行医帮人,还常给穷苦人粮食。她从小耳濡目染,学着独立,小学毕业就闹着要上中学,父母老一套思想不让,她就哭闹绝食,老师也帮腔,总算考上如皋县立中学。可学校重男轻女没收她,她不服气,18岁又争取到邱陞中学机会。这学校在马塘北乡,有三百多学生,老师水平高,她在那儿埋头读书,接触进步思想。 在邱陞中学,姚世瑞碰上金礼章,这人读过不少进步书,组织能力强,她把他当偶像,跟着办诗歌社,出墙报。她写的那首“我们是一群青年”贴出去,学生们都看热闹。她还看《新民主主义论》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页都翻旧了。学校搞青年抗日协会,她领头教农民识字,用口号鼓劲。1940年春,她入党,成为地下党支部支委。黄桥战役后,她拉着14岁弟弟姚世虎加入新四军,弟弟改名甄为民,她自己改莫林。从此本名姚世瑞藏起来。 加入新四军,莫林从文转武,练枪法,两把手枪耍得溜。头上裹头巾,敌人远看以为中年妇女,就传出“双枪老太婆”名号。她多次过封锁线,子弹擦身,血染衣服,还得转移文件。敌人恨她入骨,四处搜捕。她在战斗中受伤,坚持前行。部队转移时,她负责文件安全。1941年,古坝镇附近,反扫荡中部队遭偷袭,她抄小路送文件,结果敌多被抓。那时她21岁,看起来年轻,敌人只知她叫姚世瑞,不知就是莫林。 被抓后,敌人用鞭子抽,竹签刺手指,她伤痕累累,没吐露情报。敌人恼火,决定处决。那晚小树林挖坑,她被踢进坑,土埋到腰。领头伪军停手,问她认不认识莫林。她装害怕,说认识,是个老太太,人品差。伪军眼睛亮,以为有线索,能领赏。她继续编模糊情报,拖时间。伪军拽她出坑,带回审问。她给假线索,他们扑空好几次。同时党内同志营救,伪军立场不稳,加上没情报,就放了她。 莫林脱险后,回部队当政委,百姓叫她“莫政委”。她用枪和笔继续抗日,写文章鼓舞士气。战争后期,她参与地方工作,组织群众。胜利后,她没闲着,搞建设,讲政策,记问题。离休后,她专心诗词,写六百多首,出版《风雨潇潇》和《金凤集》。她还回忆革命事,教育年轻人。活到百岁,2019年过生日,亲友聚齐。2020年她走,留下事迹。 你知道吗,莫林从小就倔强,父母安排婚事,她不干,坚持读书。七七事变后,她觉得国家危亡,得抗争,扔下舒适生活。加入革命,她不光打仗,还写宣传。敌人抓她时,她用本名瞒天过海。脱险后,她更卖力,成了传奇。晚年她诗词里常提那些年,激励后人。 其实莫林的枪法是练出来的,新四军里她从基础学起,两枪齐发准头高。敌人传她是老太婆,因为头巾遮脸。她被捕那次,伪军是汪伪和平军,刚编入,立场摇摆。她给假情报,他们白跑腿,渐渐烦了。党内营救及时,她才自由。之后她指挥小队,突袭敌营。 莫林弟弟也革命,改名后当通讯员。姐弟俩并肩,她护着他。战争结束,她参与土改,帮农民分地。离休后,她不爱闲聊,埋头写诗,回忆战斗。她的诗集选入年鉴,影响不小。她活百岁,身体硬朗,常讲历史给孩子听。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