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能有多不受欢迎!被全东南亚嫌弃,就连一向和善的中国,也在云南边境驱离罗兴亚人,这个民族做错了什么?嫌弃程度实在是堪比犹太人...... 罗兴亚人的悲剧,要从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说起,19世纪的缅甸若开邦,英国殖民者正在为如何更好地控制这片土地而绞尽脑汁。 他们想出了一个"妙计":从邻近的孟加拉地区引进大批穆斯林移民,作为对抗当地佛教徒的棋子。 英国人给这些新来的穆斯林移民发放土地,委以重任,甚至暗示他们将来可能获得自治权,而当地的佛教徒则被晾在一边,看着这些"外来者"在自己的土地上逐渐壮大。 二战期间,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在英军的支持下,一些罗兴亚武装对若开邦的佛教徒发动了攻击。 村庄被焚烧,寺庙被毁坏,平民惨遭杀害,这段历史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被缅甸人代代相传,成为今天排斥罗兴亚人的情感基础。 走在缅甸街头,很容易认出罗兴亚人,他们的长相与缅甸人截然不同:深色的皮肤,高挺的鼻梁,带有明显的南亚和阿拉伯血统特征。 但更让他们与众不同的,是他们顽强保持的文化认同,罗兴亚语属于印度雅利安语系,与孟加拉语相近却有明显区别。 在家庭中,父母会坚持教孩子们使用母语,即使这在缅甸社会毫无用处,他们的婚礼充满了南亚色彩。 1982年,缅甸军政府颁布了一部看似平常的法律《缅甸公民法》,这部法律列出了缅甸135个"官方认可"的民族,罗兴亚人赫然不在其列。 就这样,一纸法令让近百万人一夜之间成为了"非法移民",没有身份,孩子不能上学,不能去看病,就连出去都会被人拦。 更残酷的是,罗兴亚人的新生儿无法获得出生证明,他们的婚姻不被承认,甚至在某些地区,他们被限制生育子女的数量。 这种系统性的排斥,将罗兴亚人推入了一个可怕的法律黑洞,他们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无国籍群体,既不被缅甸接纳,也不被任何其他国家承认。 请让我们上岸,我的孩子需要救助,这是2015年,一艘载满罗兴亚难民的破旧渔船在安达曼海漂泊时,难民们对着泰国海岸警卫队喊出的话,回应他们的,是泰国军舰冰冷的驱逐。 罗兴亚人在东南亚几乎处处碰壁,孟加拉国虽然收容了近百万难民,但这个本就贫困的国家已经不堪重负。 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则采取了更强硬的态度,拒绝让难民船靠岸,甚至将已经上岸的难民强行遣返。 这种区域性的排斥,让罗兴亚人陷入了一个可怕的循环:他们无处可去,却又不能留下,许多人在海上漂泊数周甚至数月,食物和水耗尽,疾病蔓延,最终成为大海的祭品。 面对罗兴亚危机,国际社会并非完全无动于衷,联合国难民署在2019年启动了"联合应对计划",为滞留在孟加拉难民营的罗兴亚人提供食物、住所和基本医疗服务。 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也在艰难条件下坚持工作,为难民提供教育和心理支持,然而,这些努力就像是在试图用水桶灭火,资金缺口巨大,援助物资常常不足,而且国际社会在解决根本问题上进展缓慢。 但缅甸政府面临的国际压力有限,尽管联合国多次谴责缅甸的行为,一些西方国家也实施了制裁,但这些措施收效甚微。 缅甸军政府依然拒绝承认罗兴亚人的公民身份,也不愿为他们的安全回归提供保障。 在云南省的边境地区,中国也面临着罗兴亚人偷渡的问题,这些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山林,希望能在中国找到一线生机。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为了逃离迫害或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然而,出于边境安全和管理考虑,中国必须依法处理这些非法入境者。 罗兴亚危机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单一国家或组织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
印尼人终于想明白了!印尼30年一轮回的社会动荡又来了,可这次风向变了!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