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少有疾病,健壮异常,长征当中,他未患疟疾,三次穿越草地。 在那段几乎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疟疾闹得厉害,好多年轻力壮的战士都倒下了,可快五十岁的朱德,却毫发无损地闯过了那片 “死亡草地”,连军医傅连暲都觉得这事儿太不一般了。 那时候,能治疟疾的奎宁比黄金还金贵。军医特意给他留了点,怕他万一用上,可他转手就全分给了生病的战士。他敢这么干,底气就是一句 “我身体好,扛得住”。 在他这儿,自己的身体从来不是需要小心护着的个人东西,而是他带着队伍往前走、稳住大家心气儿的本钱。 还记得在炉霍藏区那会儿,粮食断了,他没坐着干等,立马组织了个 “野菜小组”,自己带头上山找能吃的植物,最后愣是找出了几十种。 他还专门办了个 “野菜展览会”,手把手教大家怎么认野菜,生怕有人误食。走在满是泥潭的草地里,他也总拿着棍子走在最前面探路。 看到有战士陷进泥潭,他啥也不说就冲上去拉人,根本没想过自己也可能被泥潭吞进去。那时候,他的身体就像队伍的 “探路器” 和 “安全绳”,他的健康,首先是用来替别人扛风险的。 当然,这座 “身体堡垒” 也不是平白无故就有的。得把时间拉回 1906 年,那会儿朱德考进了四川高等学堂的体育专修科。那可不是随便练练,里头有器械体操这些,是一套系统的身体训练,给他打下了科学的底子。 之后几十年,他更是没闲着,一直在 “加固” 自己的身体:当过体育教员,进过云南陆军讲武堂,在部队里,几十年如一日跟士兵们一起挑粮食、修工事。每一次高强度的干活,都是在给这座 “堡垒” 添砖加瓦。 也难怪早在井冈山的时候,他就算不用蚊帐,也没染上当时流行的疟疾,他的免疫系统,早就被锤炼成了一支身经百战的 “精锐部队”。 可光有结实的身子还不够,朱德心里门儿清:自己是队伍的主心骨,绝对不能倒下。在那种能把人逼疯的环境里,他总能找到乐子,跟大家打气。 嚼着树皮,他会笑着说 “这玩意儿有甜味”;不小心陷进泥潭,还会开玩笑说 “这泥塘还想留我?没门儿!” 他常说自己 “几十年没掉过队、没坐过担架”,这话不只是说事实,更是一种特别强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身体一直保持在最好的 “战备状态”。 所以你看,朱德的 “铁人体质”,真不是一句简单的 “身体好” 就能说透的。这背后藏着的,是一位革命者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理想、献给老百姓的崇高劲儿啊!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朱德少有疾病,健壮异常,长征当中,他未患疟疾,三次穿越草地。 在那段几乎让人看
春秋说史
2025-09-13 15:37:07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