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年,孙权举办击杀关羽的庆功宴,宴会上降将糜芳刚要举起酒杯开口,东吴谋士虞翻

春秋说史 2025-09-13 17:40:38

220年,孙权举办击杀关羽的庆功宴,宴会上降将糜芳刚要举起酒杯开口,东吴谋士虞翻突然高声大骂:“降虏之辈,安敢与吾同席而坐!” 糜芳吓得身子一僵,赶紧看向孙权盼着他解围,结果孙权一言不发;再瞧在场的文武百官,个个面露讥讽,显然都在看他出丑。 早年间糜芳能那么风光,不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立了多大功,而是靠三样东西撑起来的:家里雄厚的财力、跟皇室沾亲的联姻,还有一次挺关键的 “选边站”。 糜家在徐州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富豪,光家里使唤的奴仆就有上万人,而这份家底,正是刘备在乱世里走投无路时,能重新振作起来的 “启动资金”。 后来他哥糜竺把妹妹嫁给了刘备,糜芳一下子就成了 “国舅”,这下和权力中心就有了最牢靠的血缘关系,再也不用愁靠不上核心圈子了。 想当年建安元年,曹操正是势力鼎盛的时候,看中了糜芳,给他递了个好机会,让他做彭城相,但糜芳压根没动心,死活不肯去,铁了心要跟着刘备。就这一下,他在刘备集团里赚足了信任,“忠臣” 的名声也算是立住了。 可到了建安十三年,长坂坡那口枯井,不仅让糜夫人丢了性命,也断了糜家跟刘备最直接的感情纽带,从那以后,他 “国舅” 的身份就没那么值钱了。 更要命的是,糜芳本身没啥真本事。你看刘备手下,关羽、赵云打仗多厉害,诸葛亮、法正出谋划策多靠谱,再看糜芳的履历,平平无奇,没啥能拿出手的。 后来跟着入了蜀,他被派到南郡当差,离权力中心越来越远。这看似是给了个职位安置他,其实是慢慢把他边缘化了。 然而最后压垮他的,是跟顶头上司关羽的矛盾。关羽北伐的时候,后勤的活儿交给了糜芳负责,结果他没把事情办妥当,关羽当时就火了,直接放话:“等我打完仗回来,再跟你算账!” 这话哪儿是威胁啊,简直就是死亡预告,连带着把他在荆州军中最后一点尊严也给剥没了。 那时候,糜芳以前靠的那些 “资本” 早就没了,心里只剩下害怕和怨恨。所以当吕蒙派使者来劝降,让他打开江陵城门的时候,糜芳大概觉得这是笔 “理性的交易”,用一座城,换自己家族的命和手里的钱。 可他没想到,投降之后,自己直接被贴上了 “降虏” 的标签。孙权虽说表面上给了他个将军的名头,还赏了座宅子,可在东吴这地界,从上到下就没一个人真把他当成自家人看待。 那次庆功宴就是个例子,虞翻当着满朝人的面怼他,孙权不帮着解围就算了,还沉默着,百官更是一脸看戏的样子,他那点可怜的面子,当场就掉地上摔没了。后来吕蒙临死前还特意提醒他 “谨言慎行”,这话其实点透了他看似安稳的日子里,藏着孙权一直没断过的猜忌。 他哪儿是换了个新活法啊,不过是从一个快塌的 “身份窝”,跳进了另一个永远逃不出去的 “牢笼”。 糜芳在关键时候跟他哥糜竺走了完全不同的路,当年他投降的消息传到蜀中,糜竺直接把自己绑起来去请罪,用这种决绝的方式,好歹给糜家在蜀汉保住了最后一点体面。 可糜芳呢?就因为一次投降,把自己前半生的忠诚、付出全给抹掉了。以前拒绝曹操的气节没人提了,跟着刘备颠沛流离的苦也没人记得了,历史最后给他钉下的身份,就只有 “背叛者” 和 “降虏”。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103

评论列表

老胡

老胡

2
2025-09-13 19:02

穈芳投降就是不想死罢了,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