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4年,朱元璋杀光了开国六公爵,准备杀死信国公“汤和”。68岁的汤和一言

观今言史啊 2025-09-20 15:49:33

公元1394年,朱元璋杀光了开国六公爵,准备杀死信国公“汤和”。68岁的汤和一言不发,只是一个劲地磕头行礼。朱元璋见后,痛哭流涕,转身离去。还为他赐下丰厚的黄金布帛作为安葬之用。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他从乞丐变皇帝的逆天经历,就是他晚年那一连串的清洗行动。   权臣、功臣、勋贵、谋士,几乎没有一个能安稳过完晚年,尤其是所谓的“开国六公爵”,被他一个个找理由整得干干净净。   到了1394年,轮到了信国公汤和,这位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几十年的老将,也站上了生死边缘。   汤和是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两人从濠州起兵时就是生死与共的关系。   朱元璋打仗不擅长排兵布阵,汤和就是那个替他掌兵谋略、稳坐中军的人,无论是攻打陈友谅、张士诚,还是后来平定西南、攻破元朝残部,汤和的战功都写在了明初的军功档案里。   他不是嘴上说忠心,而是用一场场血战替朱元璋把明朝江山拼出来的。   但朱元璋这个人,最信的就是“功高盖主”这四个字,他自己出身卑微,一路靠着打拼和狠劲坐上皇位,对身边那些同样出身草莽、手握兵权的老兄弟始终有戒心。   所谓“六公爵”,除了汤和,其他几个不是被杀就是被逼死,到了1394年,整个朝堂气氛压抑得像暴风雨前的沉默。   那一年,汤和已经六十八岁,早就告老还乡,躲在南京养病,他知道风头不对,之前的老战友一个个没好下场,他也不指望善终了。   朱元璋果然也没打算放过他,有人说皇帝已经下旨召他进宫,准备秋后算账。   汤和听说后并没有争辩,更没有逃跑,他穿好礼服,进宫见皇帝,进殿之后没有说话,只是跪下一个劲地磕头。   这个场面让朱元璋一时说不出话来,眼前这个人,不是朝中小臣,也不是新贵,而是他打天下最早、最久的兄弟。   汤和当年跟他一起挨饿、一起逃命、一起冲锋陷阵,多少次命悬一线都没落下他一个人。   朱元璋看着他不停叩头,突然情绪崩了,当场掉眼泪,转身离开,没有杀他,反而赐了厚厚一笔金帛,说是给他留作身后安葬之用。   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汤和最终没有像李善长、徐达那样死于非命,算是“六公爵”中唯一一个得以善终的人。   朱元璋的性格一直很复杂,他信任人时可以毫无保留,让你握兵权、掌军政、封公封侯;但一旦生疑,就连几十年感情也能一刀切。   他不是不懂感情,而是权力之上,他选择了稳固皇权,他晚年大清洗,不是突然变了,而是早就埋下伏笔。   汤和能活下来,也许是因为他早早退隐,不恋权不问政,也许是因为他从来不多嘴,知道朱元璋最忌讳什么。   但也有人说,朱元璋那一刻流泪,并不是完全出于感情,而是在感叹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多孤独。   打天下时兄弟成群,如今一个个都走了,剩下的都是他不敢信也不愿信的人,权力固然稳了,可人情却早已断了。   参考资料:《明实录》《明史》

0 阅读:0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