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对美国很残忍的事! 以前一提起F-22,那可是天空里的绝对王者,感觉一个顶尖飞行员开着它就能左右战局。但现在看,那种单靠“王牌战机”定胜负的时代,恐怕真要过去了。 有人说按现在的技术水平,要是9架F-22围着一架没带无人僚机的歼-20S打,说不定还真能把歼-20S打下来——毕竟歼-20S也就带8枚导弹,架不住对方人多。 可现实哪会是这种“公平单挑”的场面? 真到了实际情况里,更可能是9架歼-20S带着二三十架无人僚机,围着一架F-22打,这背后其实就是中美现在工业能力的真实差距。 先说说F-22,它就像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可早就被时代困住了。 2011年生产线就关了,满打满算就187架。电子系统还是老早的设计,根本没考虑过要跟无人机组队,想升级都难。 它连个集成的光电传感器都没有,要是没了预警机帮忙,就得自己开雷达找目标,一开机就把自己的位置暴露了,多被动。 而且美国今年军费虽说有8860亿美元,可大部分都得拿去维护老装备、养着全球的基地,能花在新装备上的钱没多少。 再看歼-20S,从一开始就不是单打独斗的路子,定位就是“空中指挥官”。双座设计里,后面那个人根本不是飞行员,是专门管信息和指挥无人机的。 咱们早就朝着“非接触作战”使劲了,有人机躲在安全区外,危险的活儿全让无人机上,对手连咱们的有人机影子都摸不着,只能跟无人机耗。 珠海航展上就见过跟歼-20S能无缝配合的无人机,有W1那种隐身的负责侦察破门,有W5能飙到3马赫专打空战,还有W3、W4当诱饵或保镖,逼着对手先开火暴露位置。 一架歼-20S最多能带着6架不同功能的无人机,侦察范围和火力直接翻好几倍。 这可不是随便画个图就能实现的,得有硬实力撑着。美国搞了个“复制者计划”,想两年造3000架无人机,听着不少,可跟咱们比就不够看了。全球73.26%的无人机技术专利在咱们这儿,美国才9.09%,咱们小型无人机一年能造上千万架。 更关键的是供应链,美国造无人机,不少便宜零件还得靠咱们,想摆脱?成本立马涨一大截,就连Starlink的地面终端,有些关键材料都离不开咱们的供应链。 所以真比起来,现在空战早不看谁击落得多,而是看成本交换划不划算。要是F-22面对的是一群无人机,就算它厉害,可能拼掉8架F-22,才换下来咱们一架便宜的无人机,这账怎么算都亏。 F-22本身没问题,还是顶尖战机,可它代表的那种靠“王牌”赢的思路,已经跟不上趟了。现在拼的是工业能力,谁能低成本造更多装备、快速补充战力,谁才能赢。 对手能靠流水线“打印”出威胁,你手里再精美的“艺术品”,也架不住数量上的碾压,未来的天空,拼的是能搭起最结实、最高效杀伤网络的工业本事。
福建舰昨天有海南网友发来两张模糊照片,说是看到福建舰起降战机。只不过相当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