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一女子婚后生活过得很困难,多次向父母索要18万彩礼钱都被拒绝,没想到的是,当她生孩子住院急需交医药费时,父母也不肯返还,无奈之下,女子只好将亲生父母起诉到法庭,最终法院做出了这样的判决!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 事情得从2020年6月说起。 那会儿张小某在浙江台州黄岩,靠朋友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两人谈得挺投缘,然后就定亲、领证、办完婚礼,全程像闪婚。 男方家里也是真下血本,按照地方习俗,一口气凑齐了18万彩礼给了张小某的爸妈。 大家都以为她是“锦鲤”,嫁个疼爱自己的丈夫,还能跟着有底气的后援,18万彩礼在当地绝对算个顶天立地的数目。 可谁曾想,婚后没多久,张小某就发现现实跟想象有区别。 丈夫家里真心过得苦,能用掉的家底都已经拱手让给了彩礼,日子一天天捉襟见肘。 刚开始,她还心疼丈夫家里的境遇,没跟父母闹,就自己攒着过日子。 可三姑六婆一打听,谁不说彩礼是给女方的“家底”,要是运用得当能缓口气。 她心想,爸妈当初拿了这笔钱,储蓄也好,投资也罢,总是得给自己留一份吧? 说不定给点补贴,补贴我和丈夫的房租、孩子奶粉,也算是帮带女儿过日子。 于是她几次跟父母提:“爸妈,能不能把彩礼里的一部分给我用?” 可换来的只有一句:“这是家里的钱,你都嫁出去了,钱是给我们扯着日子的,哪有给你当私房钱的道理?” 时间一长,家里拮据日子成了常态。 最让她心碎的是,2024年初生孩子住院那阵子,急着付医药费,存款早就被花得差不多了,就指望娘家救命似的喊几声救命,可父母还是那一口:“不给!” 她只好自己凑钱、借亲戚,还欠了一屁股外债。 心里别提多委屈,哪怕爸妈不给大部分,她也想要个两万三万缓口气啊,可这“几万块都不舍得给”的架势,把她气到心里憋着口气。 眼看再这样下去日子没着落,张小某实在忍不了,2024年底她去了黄岩区人民法院,硬是把父母告上了法庭,要求返还全部18万元彩礼。 法庭审理的时候,法官把她的遭遇都听了,翻了翻卷宗,觉得她的苦衷确实有道理:彩礼按传统说是对女方家庭的赠与,可这钱到底也有女儿一份。 更何况张小某爸妈既没办婚宴、也没给她置办嫁妆,家里就单纯收了彩礼却不留给女儿丝毫启动资金,说不过去。 法院在2024年11月做了个判决:判令她的父母返还10万元给张小某。 判决一出,当事人当庭都傻眼了,没想到法院考虑得这么细,还真给了个相当可观的数。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判决生效后,张小某的父母也没上诉,直接把10万块给补上了。 案子一公开,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 有人说,这父母也太冷血了,女儿一大家子都拮据的时候,舍不得掏一分钱。 也有人说,你都结婚几年了,还回娘家要钱,不觉得尴尬么? 还有人争论,彩礼到底是给女儿用的,还是给娘家过日子的,传统习俗和现代法律的矛盾又该怎么化解? 大家吵得不可开交,但这种“父母把彩礼当己有,女儿婚后要钱遭拒又拿去告法庭”的案例,在浙江也是头一份。 翻遍公开报道,黄岩区这一例,其他地方还真没见第二例这么雷同的。 从这件事上,我们也能看出,时代在变,法律在进步,法院在尊重传统习俗的同时,也在努力保护女性在婚姻里的合法权益。 特别是在女方父母既没承担婚宴、嫁妆等礼俗责任时,遇上女儿婚后真有难处,法院更愿意撑一把伞,给她留个缓冲空间。 这不单单是给钱,更是一种制度上的温暖。 通过这事,个人认为,家庭要想一直和睦相处,真的要互帮互助,作为父母,在女儿这么困难的时候,多次求助,真的不能袖手旁观,应该雪中送炭,毕竟彩礼钱也没有置办嫁妆那些,帮下女儿让她渡过难关,以后自己有事也会帮衬自己,千万不要让儿女寒了心。 不管怎样,这起案子给大家提个醒:彩礼一旦交到自己手中,不要忘记亲情和责任,该帮助的还是要帮助,给女儿置办嫁妆也可以,也可以帮女儿存着,万一哪天急需用钱可以给回她,助她渡过难关。
浙江台州,一女子婚后生活过得很困难,多次向父母索要18万彩礼钱都被拒绝,没想到的
梦溪分享
2025-09-22 19:45: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