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蛋打,波兰玩砸了。以无人机事件为借口,波兰悍然停运中欧班列。当然,波兰这么做,其实用心良苦。本来想办件一箭双雕的美事儿:既讨好了美西方国家,又想逼中国在稀土等原则问题上,做出不切实际的让步。结果是:在早已经有预案的情况下,中国果断开通了中欧班列南线。 说起这事儿,得从今年9月初说起。波兰政府突然宣布关闭与白俄罗斯的所有边境口岸,包括公路、铁路和客运通道,直接把中欧班列的北线给掐住了。这条线可是中欧铁路货运的主干道,占了整个中欧铁路贸易的九成左右。去年一年,通过这个通道的货物价值就超过了250亿欧元,今年本来还打算继续增长,结果一下子卡壳了。波兰这么干的导火索是所谓的无人机入侵事件。 9月9日晚上,波兰空军基地监测到20多架无人机从白俄罗斯方向低空飞入领空,紧接着9月12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西方-2025”联合军演就开始了。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政府以此为由,签署命令全面封锁边境,声称是为了国家安全。马拉舍维奇铁路枢纽这个关键节点,直接停摆,数百列货运列车只能在白俄罗斯一侧干等着,里面的精密仪器和电子产品堆积如山,物流公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事儿表面上看是针对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边境安全措施,但细想起来,波兰的算盘打得可不简单。北线班列每年给波兰带来的过境费就有好几亿欧元,去年数据就显示这个数字在50亿欧元左右,现在一关,波兰自己先亏本了。更别提整个欧盟的供应链跟着遭殃,中欧贸易本来就敏感,这下子直接添堵。波兰这么做,明摆着是想借机向美国和欧盟高层表忠心。 图斯克上台后,一直在强化反俄立场,加大国防投入,跟北约走得更近,这次无人机事件正好成了借口。军演期间,坦克和直升机在白俄罗斯边境晃荡,波兰空军战机升空巡逻,气氛剑拔弩张。关闭边境后,波兰外交部还发了声明,强调这是“必要回应”,但没提半句对贸易的影响。欧盟那边倒是坐不住了,赶紧表示会密切监测贸易冲击,因为这条线上的货物主要是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价值不菲。 波兰这手操作还藏着对中国的施压意图。就在边境关闭前一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华沙,跟波兰副总理拉德克·西科尔斯基见了面。谈的重点之一就是稀土出口许可。中国是全球稀土供应的老大,控制着加工链的八成以上,今年7月中国悄无声息地发布了2025年的稀土开采和冶炼配额,没像往年那样大张旗鼓地公布,市场一下子就紧张起来。波兰作为欧盟成员,制造业对稀土需求大得很,尤其是电动车电池和风电设备。 谈判中,波兰方提出要扩大稀土配额,方便“合规企业”进口,但中国强调要遵守出口管制规定。欧盟高层对波兰跟中国签的这个合作协议本来就不太满意,觉得这会削弱欧盟整体的贸易谈判筹码。图斯克政府估计是想用边境关闭当杠杆,逼中国在中欧贸易和稀土问题上让步。毕竟,北线班列停了,中国货物到欧盟的时间至少多出五天,成本也跟着涨,这对精密货物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波兰人以为这样就能一箭双雕:既在西方阵营里刷存在感,又能在原则性问题上占便宜。 可现实往往不按剧本走。中国这边早有预案,没被动挨打。边境关闭的消息一传开,中欧班列运营方就启动了备用方案,直接开通南线路线。从郑州、重庆这些内陆城市出发,列车转向霍尔果斯口岸,穿越哈萨克斯坦和里海周边国家,再经阿塞拜疆和土耳其进入欧洲。南线虽然路程长了点,运输时间多出四到五天,但稳定性高多了。北线通过波兰时,货物准时率只有七成左右,南线靠着更可靠的边检和轨道维护,准时率直奔百分之百。 首批南线列车9月16日就从郑州发车,满载电子元件和医疗器械,直奔杜伊斯堡港。短短一周,运量就上来了好几趟,成本虽然初期高了些,但随着规模扩大,很快就回落了。去年中欧铁路货运总量已经破了2万列,今年本来计划再增10%,现在北线卡住,南线一补位,整体影响被控制在最小范围。中国物流企业也没闲着,赶紧调整调度,避开波兰这个“瓶颈”。 波兰这边呢,玩脱了。马拉舍维奇口岸现在冷冷清清,铁轨上锈迹斑斑,过境费收入直线掉。波兰政府数据去年这条线的货值涨了85%,现在全没了影儿。物流公司开始裁员,失业率数据已经在悄悄往上爬。欧盟补偿申请也提了,但布鲁塞尔那边光说不练,援助额度还没影。图斯克在议会回应质询时,只能强调安全优先,但经济报告摆在那儿,过境收入锐减,贸易额下滑,商会代表们敲桌子催重开边境,政府却以安全为由拖着。 中国大使馆也发了声明,敦促波兰尽快恢复正常通行,但波兰外交部回得模棱两可。稀土谈判也没见起色,中国重申出口管制是主权问题,不会因为边境事儿就乱了阵脚。欧盟内部还起了分歧,德国和法国企业抱怨供应链中断,波兰被指责“自作主张”。
就在刚刚波兰正式妥协了9月23日,波兰总理图斯克表态,将于25日凌晨重新开放与白
【40评论】【9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