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手为强!阿根廷一夜间与中国签署15笔大单,美国大豆被抢单,特朗普再不作出调整

不简单的幸福 2025-09-23 23:25:22

先下手为强!阿根廷一夜间与中国签署15笔大单,美国大豆被抢单,特朗普再不作出调整将会丧失“红脖子”支持! 阿根廷的一纸政令,这个南美国家突然宣布取消谷物出口关税,等于举着“降价牌”冲进中国农产品市场,取消关税的当晚,中国买家就砸出15笔订单,其中10船大豆的采购量更是让国际粮商侧目。 这场闪电战,最慌的恐怕不是巴西同行,而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农场主,以及把他们当“铁票仓”的特朗普。谁都知道,中国是全球大豆进口的“巨无霸”,每年近亿吨的需求量,养活了无数南美和北美的农场主。 放在2016年,美国大豆还能占据中国市场40%的份额,那时的美国农民提起对华出口,脸上都带着笑。可自从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战,中国加征关税的反击落下,美国大豆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价格优势荡然无存,硬生生被巴西大豆甩在身后,到2024年,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只剩20%左右,而巴西一家就占了七成以上,7465万吨的进口量同比还在涨 。阿根廷这时候“杀进来”,简直是精准踩在了美国的痛脚上。 要知道,阿根廷本就是大豆出口大国,之前35%的出口关税让它在国际市场上步履维艰。如今关税一取消,出口成本直线下降,价格优势瞬间凸显。中国买家用订单投票再直接不过——当晚就敲定15批货物,10船大豆的量虽不算惊天动地,却释放出明确信号:谁有价格优势,订单就流向谁。 美国大豆协会早在8月就发出过警告,秋天快到了,对华采购协议还没影,这对美国豆农是致命打击 。这话绝非危言耸听。美国大豆丰收季在即,仓库里堆得满满当当,可订单却寥寥无几。 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预测,要是中国在11月中旬前还不采购,美国大豆今年对华损失可能高达1400万至1600万吨 。更要命的是,全球根本没有哪个国家能替代中国的进口量,失去中国市场,就等于断了主要财源。 受冲击的不只是出口商,还有那些扎根中西部的美国农民。这些被称为“红脖子”的农业从业者,是特朗普最忠诚的支持者,2024年总统选举中,农业县78%的选票都投给了他 。可现在,他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难。 农作物价格低得可怜,投入成本却蹭蹭往上涨,报复性关税导致的出口流失,让不少人陷入绝境。阿肯色州的农民斯科特·布朗直言,再不采取行动,美国将失去25%到30%的农民,这种困境不是局部现象,而是遍及各地 。 另一位农民克里斯·金更是愁容满面:“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担心我的子孙后代能否继续生活下去。” 雪上加霜的是,特朗普政府的“补救措施”根本不顶用。 一会儿让农民“准备好国内销售”,可国内市场早已饱和,销售举步维艰;一会儿想拓展其他海外渠道,可谁能吃下中国这么大的盘子?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说得实在,其他国家的需求根本补不上中国市场的缺口,农作物价格只能一路下跌 。 更糟的是,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关闭,让农民又少了个每年花21亿美元采购粮食的大客户,找替代买家的努力收效甚微 。 农业领域的小企业破产申请数量已升至五年来最高点,绝望的农民有的聚集起来向政府请愿,有的只能向上帝祈祷 。 他们的不满正在发酵,曾经喊着“支持特朗普”的口号,如今却多了抱怨:“是时候降低关税了。” 这种情绪变化,对特朗普来说可不是小事。“红脖子”的支持从来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上。 当初特朗普承诺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可现在关税战的“回旋镖”结结实实地砸在了他们身上 。 阿根廷的加入,无疑让这种不满雪上加霜。以前还有人盼着中美重启贸易谈判能挽回局面,现在阿根廷横插一脚,就算谈成了,美国大豆想抢回失去的份额也难上加难。 中国买家早就学会了“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换供应商,还在优化饲料配比、提升大豆自给产能,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度越来越低 。特朗普要是再拿不出实在的调整方案,不赶紧想办法取消关税、帮农民夺回市场,这些“红脖子”真的会用选票说话。 要么转投民主党,要么干脆放弃投票,毕竟谁也不会一直支持让自己亏本的领导人。这场大豆市场的争夺战,早已超出了贸易本身。阿根廷的关税调整是精准的利益算计,中国买家的订单是务实的市场选择,而美国农民的困境,则是特朗普贸易政策的直接代价。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对特朗普而言,“民心”此刻就攥在美国中西部农场主的手里,攥在每一斤卖不出去的大豆里。阿根廷的15笔大单,像一记警钟,敲在了特朗普的耳边。 “红脖子”的耐心有限,市场的选择更不会留情。再不调整贸易策略,保住农民的钱袋子,曾经的铁票仓可能真的要“塌”了。这道理其实很简单:谁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老百姓才会支持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