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明显的双标! 9月24日,特朗普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会面传出一段耐人寻味的表态。 他坦言自己有时不认同联合国的观点,话锋一转却强调“这个机构带来和平的潜力非常大”。这番看似肯定的评价,听在熟悉其过往行径的人耳中,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满是虚与委蛇的算计。 国际社会对特朗普的“联合国论调”早已不陌生。他曾直言不讳地将联合国贬为“供人聚会聊天的俱乐部”,嘲讽多边机制“侵蚀美国主权”,如今却突然夸赞其“和平潜力”,这种转变未免太过生硬。 要知道,判断一个人对机构的真实态度,从来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特朗普口中的“巨大潜力”,更像是对联大讲台的临时“点赞”,而非发自内心的认可。 特朗普与联合国的“恩怨”,最直接的体现便是那笔拖欠已久的巨额会费。作为联合国最大的会费来源国,美国拖欠的款项早已不是小数目,累计超30亿美元的欠款中。 既包括6亿美元的经常预算,也有20多亿美元的维和预算,甚至到2024年底,美国仍未出现在全额缴纳当年摊款的名单中。这种“老赖”行径,直接加剧了联合国的财政困境。 日内瓦总部曾为填补15万美元的电费缺口,不得不关闭四周并缩减40%以上的非工资开支,连自动扶梯都被迫停用。一边喊着联合国“有和平潜力”,一边捂着钱包拒绝履行基本义务,这样的“支持”谁能信服? 更令人咋舌的是他对联合国下属机构的“退群”操作。2018年以“对以色列有偏见”为由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20年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此前还先后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协定》等多个多边机制,仅首个任期内的“退群”记录就多达十余项。2025年初,他再次签署行政令,重申退出世卫组织和《巴黎协定》,甚至叫停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资助。 这些机构中,世卫组织承担着全球公共卫生应急重任,美国退出直接使其失去16%的资金来源;难民救济机构则关乎阿富汗、苏丹等国妇女儿童的生存,资金切断意味着无数人将失去援助。 如此随意抛弃多边合作平台,如今却大谈联合国的“潜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特朗普的真实逻辑,早在其幕僚的言论中暴露无遗。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曾直言,美国对付联合国的“最重要武器是钱包”,主张用自愿捐款替代法定会费,“只支付我们想要支付的资金”,得不到回报就退出。 这种“有用则捧、无用则弃”的工具化思维,在特朗普的行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需要借助联合国平台传递主张时,就夸赞其“和平潜力”;发现机构不按美国意愿行事,就用欠费、退群施压,甚至试图逼迫联合国按美国要求改革。 说白了,他眼中的联合国从来不是多边合作的核心平台,而是可随意操控的工具,有用时拿来装点门面,没用时就弃如敝履。联大期间的这番表态,更像是一场精准的政治公关。 联合国毕竟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在联大舞台上获得支持,能为其传递政策主张加分。特朗普心里清楚,即便再反感多边机制,也绕不开这个平台的影响力。 于是,他选择性遗忘自己的欠费和退群记录,转而强调“和平潜力”,本质是想既享受联合国的平台红利,又不愿受多边规则束缚。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暴露了其霸权思维——只想让联合国服务于美国利益,却不愿承担大国责任。 特朗普的言行反差,恰恰揭示了部分大国对多边机制的畸形认知:将国际组织视为“私产”,符合自身利益就利用,不符合就破坏。 可联合国的价值从不是靠口号堆砌的,维和部队在战乱地区守护平民,难民署为流离失所者提供庇护,粮农组织对抗全球饥饿,这些“和平潜力”的兑现,需要各国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真心实意的支持,而非口惠而实不至的夸赞。 国际社会早已看清这种虚伪的表态,特朗普的“甜言蜜语”或许能蒙蔽少数人,但超30亿美元的欠款、多次退群的记录,这些实打实的行为才是最有力的证据。多边主义从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必由之路,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地区冲突,没有任何国家能独善其身。 美国既是联合国宪章的破坏者,又是联合国会费的赖账者,既肆意践踏和平,又假惺惺维护和平,极其矛盾,典型的双标。希望特朗普能明白,联合国的“和平潜力”不是用来嘴上夸赞的,而是需要用行动激活的。 按时缴纳会费、遵守多边规则、支持机构运作,这才是大国应有的担当。若继续抱着“工具化”思维对待联合国,最终只会损耗美国的国际信誉,被时代潮流所抛弃。毕竟,真心换真心,责任换信任,这是国际交往中最简单也最深刻的道理。
又见明显的双标!9月24日,特朗普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会面传出一段耐人寻味
不简单的幸福
2025-09-24 10:25: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