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 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今在东方大国的手里几乎是失声的状态。 2014年中俄敲定S-400防空系统交易时,普京大概把这当成了稳赚不赔的生意。当时这款被俄军吹成“现役性能最佳”的远程防空系统刚列装不久,俄方急着找个有分量的买家打响名气。 而东方大国那会儿的红旗-9系统射程刚到200公里,确实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填补空白。 6个营的订单让中国成了S-400首个海外用户,合同总价30亿美元,俄方当时算盘打得响亮:既能用这笔资金盘活军工企业,又能靠东方大国的测试数据当“活广告”,顺便巩固自己在全球防空武器市场的垄断地位。 毕竟那会儿连印度后来都花54亿美元买了5个团,足见其吸引力。 2018年首批S-400交付后,东方大国的操作就让俄方有点看不懂了。按照俄方剧本,应该是中方像印度那样把S-400当宝贝供奉,可中方刚拿到手就拉去靶场搞极限测试,在高强度电子干扰下用48N6E导弹,在250公里外硬生生拦下了8.8马赫的高超音速靶弹。 这速度比美军ATACMS导弹还快一倍多。俄专家当时还乐呵呵地说这是“最有效的广告”,没料到这波操作相当于给东方大国送了本防空系统说明书。 中方不仅测出了S-400的雷达探测盲区,还摸清了48N6E3导弹的弹道特性,甚至连系统兼容多弹种的底层逻辑都摸透了,不仅学会了原有的技术方案,还针对性地规划了改良方向。 没过几年,普京就发现事情偏离了预期。原本该成为主力的S-400在东方大国逐渐没了声音,取而代之的是红旗-9B、红旗-22等一系列国产防空系统。 红旗-9B的最大作战斜距达到260千米,虽然略逊于S-400的40N6导弹400公里的宣称射程,但抗干扰能力更是照着S-400的短板针对性强化。 更狠的是东方大国搞出的反导系统,能拦截10马赫以上的洲际导弹,这可是S-400压根达不到的高度。 俄军自己也承认,S-400的40N6导弹仅能在400公里距离拦截大型飞行目标,对弹道导弹拦截能力有限。 有军事论坛扒出,东方大国的防空雷达早就用上了有源相控阵技术,比S-400的无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远30%,反应速度快2倍,连俄军自己后来都想引进类似技术升级装备。这种技术上的快速追赶,估计让当初卖技术的俄方颇为懊恼。 更打脸的是俄乌冲突里S-400的真实实力。2024年5月22日,顿涅茨克克莱尼夫卡村附近的俄军S-400阵地,遭到乌军ATACMS导弹打击,阵地里的4辆发射车、1部96L6多功能雷达车及辅助车辆被无人机全程拍摄。 俄军齐射6枚导弹拦截,最后一枚甚至在被击中前几秒才发射,却没能拦住速度仅3马赫的目标。ATACMS的集束弹头引发二次爆炸,最终摧毁2辆5P85发射车、1部雷达和1辆指挥车。 要知道这型导弹速度还不如当年东方大国测试用的靶弹快,可俄军的S-400当时连雷达天线都没调整到反导角度,显然未完成基本作战流程。 反观东方大国,早就把S-400的雷达技术融合到国产预警体系里,形成了从近程到远程、从防空到反导的完整网络,连美国侦察机都不敢轻易靠近沿海空域。 一边是S-400在实战中暴露缺陷,一边是中方实现技术超越,俄军的军工神话算是被戳了个大洞。 国际市场的变化更让普京揪心。原本靠S-400拉拢的东南亚客户,纷纷转头考察东方大国的红旗-17AE;沙特花20亿美元采购的防空系统,核心技术全是东方大国的,连操作界面都比S-400简洁。 更讽刺的是,印度虽然买了S-400,却偷偷引进东方大国的雷达组件进行升级,因为他们发现原版系统在高原环境下经常“罢工”。 当初俄方想靠S-400垄断高端防空市场,结果反而帮东方大国铺平了逆袭之路,现在全球防空武器市场份额,东方大国已经追到了22%,而俄罗斯从十年前的35%跌到了28%。 中方快速实现技术突破并投入使用,俄方却在原有技术体系上进展缓慢,普京的百感交集,藏着太多始料未及的无奈。
火烈鸟升空,乌克兰越打越强,俄罗斯去军事化的目标彻底失败。乌克
【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