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叛变后的苏联将领,弗拉索夫受纳粹高层亲切接见时,拍下的一张罕见老照片,镜头中这位昔日被苏联人民奉若战神的将领,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背叛祖国和同胞,就在这一刻历史也把他永远钉在了民族的耻辱柱上。 一张挺有名的老照片,黑白的,里头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苏联将军,正跟几个纳粹高官站在一起。气氛说不上热烈,但绝对“亲切”。这人谁啊?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一个在苏联卫国战争史上,提起来就让人五味杂陈的名字。就在快门按下的那一刻,历史“咔嚓”一声,给他定了性。之前他是战神,是英雄,之后,他就是苏联人民心中永远的痛——一个最不该叛变的人,叛变了。 1941年底,弗拉索夫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那时候,德军的坦克正朝着莫斯科隆隆作响,整个苏联都悬着一口气。是谁在最关键的时刻,顶住了德军最精锐的装甲集群?是他,弗拉索夫。 他当时的身份是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首都保卫战,最要紧的防线上,斯大林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他,这是多大的信任?弗拉索夫也确实没掉链子。他就像个救火队长,哪里有缺口就堵哪里,硬是带着部队在冰天雪地里,把德军的“台风行动”给搅黄了。朱可夫元帅后来都夸他,说他指挥得当,是难得的将才。 这一仗打完,弗拉索夫直接封神。他成了苏联的全民偶像,报纸上天天是他的英雄事迹,官方甚至准备给他写本传记,名字都想好了,叫《慈父的指挥官》。他还破天荒地接受了外国记者的采访,这在当时,对一个军事将领来说,是独一份的荣耀。所有人都觉得,这家伙前途无量,下一颗元帅星,八九不离十就是他的。 仅仅半年后,这位“战神”就从云端跌进了泥潭。1942年春天,他被调到列宁格勒前线,担任沃尔霍夫方面军副司令,任务是解救被围困的列宁格勒。他接手指挥陷入重围的第二突击集团军,这本身就是个烫手的山芋。兵力不足,补给断绝,周围是德军铁桶一样的包围圈。 弗拉索夫不是没想过突围。他毕竟是“反合围专家”,之前好几次都带着部队从德军眼皮子底下溜走了。可这一次,老天爷没再眷顾他。上级的指挥一团糟,友军的救援迟迟不到位,整个集团军十几万人在沼泽和森林里,活活被拖垮、耗死。 最后时刻,苏联最高统帅部派了飞机来接他,让他一个人走。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但他拒绝了,选择和自己的士兵待在一起。这份义气,值得佩服。可最终,在弹尽粮绝的森林里,虚弱不堪的弗拉索夫,还是成了一名俘虏。 被俘,对任何军人都是巨大的打击。但对当时的苏军将领来说,尤其致命。斯大林有一道著名的命令:苏联没有战俘,只有叛徒。 这意味着,只要你被俘,不管什么原因,你和你的家人都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弗拉索夫在战俘营里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苏军战俘,像牲口一样被关押,饥饿、疾病、绝望……每天都有人死去。他曾经为之奋斗和保卫的祖国,此刻却将他们视作叛徒,彻底抛弃。这种心理上的冲击,是毁灭性的。他开始怀疑,自己为之流血牺牲的那个政权,真的值得吗? 德国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把弗拉索夫奉为座上宾,好吃好喝招待着,带他参观德国的“繁荣”,不断向他灌输“斯大林主义”的邪恶,并描绘了一个“解放俄罗斯”的美好蓝图。他们告诉弗拉索夫,只要他站出来,振臂一呼,就能带领千百万俄罗斯人,推翻暴政,建立一个自由的新国家。 这对一个内心已经崩溃的人来说,是致命的诱惑。他或许真的信了,或许只是想给自己找一个活下去,甚至“名正言顺”活下去的理由。总之,他做出了选择。 于是,就有了我们开头说的那张照片。照片里的弗拉索夫,已经不再是苏联红军的中将,而是德国人扶持的所谓“俄罗斯解放军”的头目。他发表了《布拉格宣言》,公开号召苏联人民起来反对斯大林。 实际上,希特勒从骨子里就瞧不起这些斯拉夫人。直到1944年底,眼看德国就要完蛋了,党卫军头子希姆莱才松口,允许弗拉索夫正式组建自己的部队,希望能补充前线日益枯竭的人力。 但这支所谓的“解放军”,从诞生起就是个悲剧。士兵们士气低落,装备奇差,跟苏军一碰面就溃不成军。弗拉索夫的“解放事业”,更像是一场闹剧。 战争的最后几天,弗拉索夫做了一件更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当时捷克布拉格人民发动起义,反抗德军。弗拉索夫为了给自己找条后路,竟然带着他的部队,调转枪口,帮助起义军攻打了布拉格的德军。他天真地以为,这能成为他向盟军投降的“投名状”。 然而,历史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苏军攻克柏林后,大军挥师布拉格。弗拉索夫自知无路可逃,最终向美军投降。但他很快就被移交给了苏联。 等待他的,是一场早已写好结局的审判。在法庭上,他的一切辩解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1946年8月1日,弗拉索夫和他的主要追随者,以叛国罪被处以绞刑。
1942年,叛变后的苏联将领,弗拉索夫受纳粹高层亲切接见时,拍下的一张罕见老照片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9-24 15:29:47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