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讨美国欢心?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要对华加税50%,这步棋真能走通? 当地时间26日,多家外媒援引欧盟高级官员的话称,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对原产于中国的钢铁及相关产品加征高额关税,税率最高可能飙至50%,最低也不会低于25%。 更让人警惕的是,还有官员透露,欧盟正准备启动针对中国商品的20多项反倾销调查,架势摆得十足。欧盟给出的理由听着冠冕堂皇,一口咬定中国存在“不公平竞争”。 所谓的“产能过剩”冲击了欧洲市场,他们采取“惩罚性措施”实属“别无选择”。可明眼人稍一琢磨就知道,这不过是借题发挥的托词。真正的原因藏在他们的另一句表述里——要应对某个“不再遵守任何规则的合作伙伴”的孤立,恢复与美方的平衡。这 个“合作伙伴”是谁?答案不言而喻,正是反复向欧洲施压的美国。特朗普政府早就把施压欧盟当成了家常便饭,屡次要求欧洲对中印加征关税,甚至喊出过100%的“二级关税”口号。 欧盟这次突然放出加税风声,分明是想顺着美国的意思“表忠心”,用牺牲对华贸易利益的方式,换得美方的“谅解”。这种试图靠讨好霸权来换取安宁的做法,跟“饮鸩止渴”有什么区别? 更讽刺的是,欧盟自己心里也门儿清,这些措施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们嘴上说着要“建立运转良好的内部市场”,可靠加税筑起的贸易壁垒,本质上就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遮羞布。 贸易这回事,从来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市场对欧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欧洲的汽车、化工产品等在华有着巨大销路,真把对华贸易关系搞僵了,难道欧盟企业能毫发无损? 再说所谓的“产能过剩”和“不公平竞争”,这本身就是个站不住脚的说法。中国钢铁产业的规模优势源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完善,产品质量早已得到全球市场认可,价格优势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何来“不公平”? 反观欧盟,自身钢铁产业存在的设备老化、创新不足等问题才是发展瓶颈,不去想办法升级转型,反而把责任推给别人,这难道不是“甩锅”行为? 更值得玩味的是,欧盟在贸易领域向来不乏对他国的反倾销动作,可轮到自己被调查时,却又强调“公平”。就在2024年7月,中国商务部还启动了对原产于欧盟的不锈钢钢坯等产品的反倾销期终复审调查,维持着43.0%的反倾销税率。 这说明贸易摩擦从来都是双向的,欧盟要是真对华加征高额关税,难道能指望中国无动于衷?到时候吃亏的,恐怕还是欧洲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 其实,欧盟内部对是否对华加税早有分歧。之前特朗普催促欧盟加税时,欧洲就曾陷入“罕见的沉默”,既不回应也不反对,显然是左右为难。 有清醒的欧盟官员早就直言,对中国加税“不可能实现”,因为特朗普不过是想让欧洲先出头,自己根本不会跟进,最后欧洲只会落得“两头不讨好”的下场。 毕竟日本之前就明确表示,美国给出的加税理由站不住脚,不会跟风行动,欧盟难道看不到其中的陷阱?说到底,欧盟这次的举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上脑”的产物,想用阵营划分代替市场规律,用政治妥协换取美国的信任。 可历史早就证明,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跳舞,从来没有好结果。美国向来奉行“美国优先”,当年对欧洲加征钢铝关税时毫不手软,如今让欧盟对华加税,不过是想把欧洲绑上自己的战车,为中美博弈铺路罢了。 欧盟要是真上了这条船,到头来只会成为美国利益的“牺牲品”。贸易保护主义就像一剂毒药,短期或许能给落后产业一点“虚假安慰”,长期来看只会扼杀创新活力。 欧盟要是一味保护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只会让它们在“温室”里越来越落后,最终失去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这就像给老化的机器涂脂抹粉,表面看着光鲜,内里的问题却一点没解决,最后只会彻底报废。 现在的全球经济,早已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合作共赢才是唯一正道。美国搞贸易保护主义已经吃到了苦头,欧盟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本该扛起维护自由贸易的大旗,可如今却想着走回头路,实在让人失望。 要知道,中国从来不是贸易战的发起者,但也绝不会在贸易战中退缩,欧盟要是真的实施加税政策,必然会遭到反制。 目前,欧盟还没有证实这些加税传闻,这或许意味着内部仍在博弈。 希望欧洲的决策者们能保持清醒,别被美国的压力冲昏头脑,更别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错误。要是真把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搞砸了,不仅会拖累自身经济复苏,还会加速其全球影响力的衰落。 保护主义护不住落后,妥协换不来尊重。欧盟要是至今还看不清这一点,非要往贸易保护的死胡同里钻,那等待它的,只会是越来越快的衰落。 毕竟在全球化时代,谁顺应潮流,谁才能抓住未来;谁逆潮流而动,谁就会被时代抛弃。
刚刚发生美国贸易委员会突然宣布2025年9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
【8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