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攻台,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台军,也不是美军,而是1945年,那个叫“栗林忠道”的日本鬼子!很多人还以为,我们打台湾,会是一场速战速决的“高科技”战争。错了!真相是,台军正在把硫磺岛上,那个让美军付出了28000人伤亡代价的“坑道战”战术,原封不动地,搬进台湾的中央山脉! 1945年,日本将领栗林忠道在硫磺岛上搞了个“地下帝国”,挖了18公里长的坑道网,把火炮、坦克全藏在地底下,只露出炮管当固定炮台。美军狂轰滥炸了74天,愣是没找到真正的防御核心。最后美军硬是打了36天,伤亡28000多人,才拿下这个小岛。 这战术狠就狠在——你炸平了地表,地底下的人照样能打冷枪;你占领了山头,坑道里的敌人随时能绕到你背后。 现在台军把这套战术搬到了台湾中央山脉。为啥选这儿?因为中央山脉简直就是为坑道战量身定做的——320公里长,80公里宽,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2座,陡得跟刀削似的。美军当年在硫磺岛吃够了坑道战的苦头,现在台军想用同样的法子对付我们。 台军他们搞了个“战力防护”计划,把整座山挖空,里头能藏战机、导弹,还有完整的指挥系统。退役台军军官都说了:“现代战争里,地面阵地活不长,得学硫磺岛,让敌人炸不完、打不穿、找不到。” 可问题来了——为啥很多人还觉得这是场高科技速决战呢?因为现在打仗都讲究“秒杀”:导弹精准打击,无人机侦察,电子战瘫痪指挥系统。但坑道战偏偏不吃这套。你导弹再准,炸不穿几十米厚的山体;你电子战再强,地底下照样能用有线通信。就像当年美军在硫磺岛,明明有绝对制空权,却被坑道里的日军打得灰头土脸。 不过台军这套战术也有软肋。第一,挖坑道得花时间,台军现在建的这些设施,真打起来够不够用还难说;第二,坑道里空气差、卫生条件糟,长期驻守容易生病;第三,一旦被围困,补给线一断,里头的人就得抓瞎。当年硫磺岛的日军最后弹尽粮绝,连喝尿都成问题。 更关键的是,时代不同了。咱们现在有钻地弹、温压弹,专门对付地下工事;还有智能机器人,能钻进去清剿。台军想靠70年前的战术翻盘,恐怕想得太简单。就像网友说的:“真要打起来,咱们一寸一寸啃,也能把坑道里的老鼠全掏出来。” 说到底,台军学栗林忠道,就像小学生抄学霸作业——只抄了形式,没学到精髓。硫磺岛坑道战能成功,靠的是日军顽抗到底的疯狂,和美军必须攻占的战略目标。现在台军既没那种必死决心,咱们也没必要跟他们玩消耗战。真要动手,有的是办法让这些“地下堡垒”变成活棺材。
解放军攻台,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台军,也不是美军,而是1945年,那个叫“栗林忠
史之必然
2025-09-27 16:08: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