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前参谋长:巴基斯坦飞行员对歼-10的唯一抱怨是,与印度空军在克什米尔实战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09-27 20:57:38

巴基斯坦前参谋长:巴基斯坦飞行员对歼-10的唯一抱怨是,与印度空军在克什米尔实战后回到基地,只能与其他飞行员进行训练。他们认为,实战考验小于与其他飞行员的训练。 巴基斯坦空军自1947年建军以来,经历了多次与印度的边境冲突,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克什米尔地区作为争议焦点,常成为双方空军较量的战场。2025年5月,紧张局势升级,印度空军发起行动,巴基斯坦迅速响应,使用歼-10C型战斗机参与拦截。这种从中国引进的战机配备先进雷达和远程导弹,提升了巴空军整体实力。冲突中,巴方报告击落多架印度飞机,包括苏-30和拉法叶型,凸显歼-10C的实战效能。巴基斯坦空军强调,这种装备帮助他们在高海拔复杂环境中占据优势,导弹射程和锁定能力超出印度预期。事件后,国际媒体关注中巴军事合作的影响,分析歼-10C首次大规模应用对南亚空战格局的改变。 巴基斯坦前空军参谋长苏海尔·阿曼在萨诺伯研究所圆桌会议上公开透露,飞行员对歼-10的评价整体积极,但唯一不满在于实战后返回基地,只能通过内部训练维持状态。他们表示,与印度空军的克什米尔对抗虽紧张,却未达到训练强度。飞行员年均飞行时长达180至240小时,训练体系强调极限挑战,如高过载机动和多机协同。这种严苛模式源于巴空军对备战的需求,确保飞行员在各种条件下保持高水平。相比之下,实战中双方趋于谨慎,避免高风险动作,导致对抗不如训练多样化。阿曼的发言反映出巴空军自信,认为自家训练已超出对手水平。 实战与训练的差异在于风险管理。克什米尔冲突中,印度空军使用苏-30和拉法叶战机,巴方歼-10C凭借PL-15导弹实现远程打击,避免近距缠斗。印度情报误判导弹射程,导致损失。巴飞行员指出,敌方动作保守,仅限于标准规避,未迫使他们发挥全部潜力。训练则不同,涉及模拟电子干扰、多波攻击和低空突防,强度远超实战。巴空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飞行员适应性,保持技术优势。分析显示,这种抱怨实际体现巴空军训练体系的成熟,帮助他们在南亚地区维持平衡。 巴基斯坦空军装备歼-10C后,整体作战能力提升明显。这种战机于2022年引入,首批25架,后续增至36架,形成多个中队。克什米尔事件中,第15中队发挥关键作用,使用先进传感器锁定目标。印度空军承认损失,但强调行动目标达成。巴方报告显示,歼-10C的机动性和导弹整合超出预期,帮助他们在云层密集环境中取胜。飞行员反馈强调,训练中队友间相互挑战,推动技术精进,而实战受限于战术谨慎,无法复刻训练复杂度。这反映现代空战趋势:技术优势需结合严苛准备才能转化胜势。 冲突后,巴基斯坦空军加强演习,融入歼-10C实战经验。飞行员继续高强度训练,平均每年参与多次联合演练。印度空军则检讨情报失误,调整对中制装备的评估。国际观察者指出,此事件凸显南亚军备竞赛加剧,中巴合作影响区域平衡。巴飞行员的抱怨虽独特,却显示训练体系的有效性,帮助空军在有限资源下维持竞争力。未来,类似反馈可能推动巴空军进一步优化程序,确保飞行员在实战中更从容应对。 歼-10C在巴空军中的地位日益稳固,作为多用途平台,支持对空和对地任务。克什米尔冲突验证其可靠性,巴方强调雷达和导弹系统的优势。飞行员表示,训练强调极限操作,如小半径转弯和垂直机动,这些在实战中因风险而少见。印度空军使用混合机队,包括俄制和法制装备,战术上更注重编队协同,但情报短板暴露问题。巴空军的反馈提醒,实战效能依赖日常积累,这种观点虽出人意料,却有现实基础。

0 阅读:318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3

用户10xxx43

4
2025-09-28 04:28

杀猪🐷用牛刀!😁😁

一脚油门到拉萨

一脚油门到拉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