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取消25分钟计时沙漏,承诺西兰花1个月内用完,羊肉串羊排现烤,风波后有门店营业额约下降50% 这些整改动作堆在一起看,更像一场“亡羊补牢”的紧急自救,而不是主动的服务升级。那个消失的25分钟计时沙漏,曾是西贝引以为傲的效率标签,不少餐饮同行都跟着学过这招。现在它没了,背后藏着的其实是“效率优先”和“品质真实”的彻底掰扯——以前为了卡着沙漏时间上菜,不少菜品得依赖中央厨房的预制半成品复热,现在要改回现烤现做,沙漏自然成了不合时宜的旧物件。 顾客最直观的感受已经出来了。有食客去吃饭,点3道菜将近半小时才上齐,跟以前25分钟上齐的承诺比,速度明显慢了半截。这种变化挺耐人寻味:西贝终于肯为“现制”让渡效率了,但消费者买不买账,还得打个问号。毕竟营业额暴跌50%的数字摆在那儿,这可不是简单调整上菜速度能立马拉回来的。 问题的根子从来不是“用不用预制菜”,而是“说不说真话”。按2024年六部门的通知,连锁餐饮的中央厨房菜品不算预制菜,本身合规。但西贝一边喊着“放心菜”,一边把半成品复热当现制卖,这就踩了红线——消费者不怕吃预制菜,怕的是被蒙在鼓里,觉得花的钱没买到宣传的品质。更要命的是,创始人当初情绪化回应,没解释清楚问题,反而把矛盾引向个人与公众的对抗,这下彻底把信任基础晃松了。 “西兰花1个月内用完”的承诺,听着实在,细想却有点心酸。这本该是餐饮企业最基本的食材管理要求,现在却要当成整改亮点说出来,足见之前的品控管理有多粗放。而羊肉串、羊排改回现烤,本质上是把餐饮最原始的“烟火气”捡回来。可消费者的信任就像碎了的盘子,拼起来也会有裂痕,不是加个现烤环节就能立马复原的。 这场风波早不是西贝一家的事了,它戳破了整个连锁餐饮行业的通病:为了规模化扩张,把效率看得比真实更重,慢慢丢了餐饮的本质。中央厨房、标准化流程本身没错,能保证口味稳定、降低成本,但一旦为了效率牺牲透明度,就会变成“欺骗的帮凶”。就像央媒点破的,核心矛盾从来是“不主动告知”,这才是让消费者恼火的关键。 现在的营业额下滑,更像是市场给西贝上的一堂课。消费者用脚投票的逻辑很简单:之前信你的效率承诺,发现是半成品撑起来的;现在你说要改回现制,可信任已经折损了。而且这种整改能不能长久,谁也说不准——现烤现做意味着更高的人力成本和更长的出餐时间,规模化的压力还在,西贝能不能扛住利润和品质的平衡,是个不小的考验。 说到底,餐饮行业拼到最后,拼的还是“实在”二字。沙漏没了可以理解,上菜慢了能接受,但要是整改只停留在表面,没真正把“透明”和“品质”刻进骨子里,就算暂时稳住了局面,下次还会栽跟头。毕竟食客的嘴最刁,心也最明,是不是真整改,吃一口、看一眼就知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西贝取消25分钟计时沙漏,承诺西兰花1个月内用完,羊肉串羊排现烤,风波后有门店营
诸位平安
2025-09-28 12:46: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