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开州,一名女老师把小男孩叫到办公室,提醒他身上的T恤衫脏了,可一周过去了,衣服还是没换。老师这才意识到,他不是不爱干净,而是没有衣服可换。 “我愿意俯下身来,做托举你的那个梯子。” 小男孩叫小宇(化名),十岁,黑瘦瘦的,上课总是挺直腰背,显得很认真,但他身上的白色T恤脏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领口还有洗不掉的污渍。 那天午休,刘老师叫他到办公室,尽量轻声说:“小宇,天热容易出汗,该换件干净的衣服了。” 小宇低着头,“嗯”了一声就快步走开。 刘老师当时没多想,以为孩子忘了或者不在意干净,可一周过去,衣服还是脏兮兮的,还沾上新的墨渍。 直到某次课间,刘老师看到小宇躲在走廊角落,用袖子擦桌上的墨水,擦完还赶紧把手背到身后,老师才意识到,孩子根本没有干净衣服可以换。 放学后,她单独找小宇聊天,没有追问衣服的事,只是随口问起家里情况。 小宇慢慢说,妈妈在他记忆里就不在了,爸爸为了生活和给爷爷看病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剩下瘫痪的爷爷和他。 每天回家,小宇先帮爷爷倒水洗漱,再踩着小板凳做饭、洗衣服,衣服湿了只能晾干再穿,也从不抱怨。 第二天午休,刘老师去超市挑了一件短袖,选了宽松尺码,想着孩子还能穿久一点。 办公室没人时,她轻声叫小宇进来:“试试这件合不合身,多穿也不会浪费。” 小宇手捧着衣服有些发抖,慢慢换上,局促地拽着衣角。 刘老师平时心疼都藏在日常里。 有次家访,刘老师推开土坯房的门,心都酸了。 爷爷躺在床上哼哼,小宇踩着板凳给爷爷喂水,旁边盆里泡着全家的衣物,他的小手干涩粗糙,不像同龄孩子。 这件事传到网上,很多人都被感动。 网友说,最暖的不是那件衣服,而是老师没有戳破孩子的难处,把关心藏在“多带一份”“买错尺码”的小动作里,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刘老师说:“我做的都是小事,但看到孩子笑,我就觉得值得。” 现在小宇每天穿着干净的短袖上学,上课更专注了,有时还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教书育人,不只是口号。老师的一点细心、一点关心,就能在孩子心里种下温暖,让他们在风雨里慢慢扎根,长成参天大树。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大象直播间
姑娘回家吧!就因为一巴掌,让女儿把房间让给侄子,重庆这姑娘16岁离家,整整十年
【237评论】【9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