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说,美国准备取消全球顶尖半导体制造商豁免使用美国技术许可,这一招直接打中了在咱们这建厂的外资芯片企业,眼瞅着就要给国内芯片产业来个“速冻套餐”。 《华尔街日报》放出的取消 VEU 豁免消息,听着挺唬人。那些在华的外资芯片厂以前用美国设备生产,靠着 “经验证最终用户” 名单一路绿灯,现在突然要每次申请许可,难道真要断了它们的活路?可这事细琢磨起来,更像美国给自己盟友挖的坑,反倒给中国芯片产业递了把助力的梯子。 先说说这个 VEU 名单到底是啥 “特权”,拜登刚上台那会卡中国芯片,怕先进技术流进来,却给盟友开了后门:台积电南京厂、三星西安基地、SK 海力士无锡产线这些巨头,只要进了这个名单,用美国设备生产时就不用次次跑腿申请许可,相当于拿到了 “长期通行证”。 这操作明摆着是想既堵中国,又保盟友在华的市场份额,算盘打得叮当响。可现在突然要收回去,美国商务部还嘴硬说是 “堵住漏洞”,其实就是想把盟友绑上对华封锁的战车。 但盟友们哪能甘心?三星西安基地可是全球重要的 NAND 闪存生产地,SK 海力士无锡厂的 DRAM 芯片供应着大半个中国电子市场。这些工厂的设备得定期维护更换,以前不用打招呼,现在申请一次许可要等 3 到 9 个月。 要是关键设备卡在路上,生产线停一天损失就是几百万,韩企高管都急得直跺脚。更狠的是,美国明说只批现有产能的许可,想扩产、升级技术门儿都没有,这等于直接冻结了这些外资厂的发展空间。 韩国政府早就坐不住了,一边派官员跟美国商务部掰扯,说 “韩企在华运营关乎全球供应链稳定”,一边又不敢跟美国撕破脸。毕竟韩国芯片产业一半的营收都靠中国市场,真要是生产线停摆,本土经济都得跟着抖三抖。 三星和 SK 海力士表面上说 “会和两国政府沟通”,暗地里已经在盘算把部分产能迁回韩国,可建厂、招人哪是一朝一夕的事,短期内根本动不了。 最有意思的是,这招看似针对中国,实则给咱们的国产替代帮了忙。以前不少国内企业觉得外资厂技术先进,宁愿多花钱买它们的芯片。现在外资厂产能可能跟不上,大家自然会转头找国产替代。 更关键的是,咱们的半导体设备早不是当年的样子了。2022 年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已经涨到 23%,刻蚀机、清洗设备这些关键环节都有突破,北方华创、中微公司这些龙头的订单一年能涨三成多。 美国越是卡设备,国内工厂用国产设备的意愿就越强,2023 年上半年进口半导体设备都降了 13.3%,其中刻蚀机进口直接少了近三成,这替代速度比预想的还快。 美国自己的小算盘也打错了,它本想逼着盟友选边站,可美国半导体企业也慌了。TI、ADI 这些巨头在中国的收入占比都超过 19%,要是韩企在华产能受影响,中国市场的芯片缺口总得有人补,美国企业却因为管制没法放开供应,这不等于把市场拱手让给国产厂商? 更尴尬的是,美国一边取消豁免,一边还在撺掇台积电去日本建厂、拉韩企回本土,可日本给台积电的补贴再多,建厂也得等到 2027 年,远水解不了近渴。 说到底,芯片这东西比稀土还讲究 “产业链生态”,不是靠一纸禁令就能掐断的。美国想把 VEU 豁免当成武器,结果先炸到了自己的盟友,还倒逼中国把国产替代的步子迈得更快。 那些喊着 “速冻套餐” 的说法,其实没看透里面的门道。外资厂不会轻易撤资,国产设备正在补位,美国盟友还在跟它闹别扭,最后可能是美国自己把手里的牌打烂了。 这就跟当年稀土照出 G7 的矛盾一样,芯片禁令也成了面镜子:照出美国的霸权焦虑,照出盟友的利益纠结,更照出中国产业链的韧性。 以前美国还能靠豁免玩平衡,现在把路堵死,反而让大家看清楚。在芯片这种刚需领域,谁能稳住产能、搞定替代,谁才真的有话语权。
华尔街日报说,美国准备取消全球顶尖半导体制造商豁免使用美国技术许可,这一招直接打
非常盘点中
2025-10-07 12:30:33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