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两袖清风的李光地,被举报贪墨了8000两白银,康熙知道后却偷偷将8000两给补上了,原因为何? 雍正称他是“一代完人。”康熙也称赞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 “夫世无百年全盛之家,人无数十年平夷之运,兴衰之极,存乎其人”,李光地在《诫家后文》中着重强调先祖起家艰难,谨慎处世,勤俭节约的旧事,告诫子孙要永保勤俭之本性,要不忘初心。 “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这便是李光地。 1670年,李光地高中二甲第二名进士。后在请假回福建省亲期间,遇靖南王耿精忠举兵造反,福建泉州被郑锦占据,李光地藏匿于山谷间,严辞拒绝了耿精忠的诏安,始终对朝廷忠心耿耿,心怀赤忱,甚至暗中书写了密折,藏到了蜡丸中,让人送至京城,康熙看后也对他的忠诚感叹不已。 在康亲王率兵收复此地时,原该被提拔为侍读学士的,但不巧的是,正好遇到李光地父亲去世,因此未成。 李光地确实是位完人,他的人生可以主要以三字概括,那便是孝,忠,廉。 他的忠,同安蔡寅部起义军万余人围攻安溪时,他率乡间勇士固守,还巧妙断敌方粮道解围,刘国轩攻陷多县,还起兵逼迫泉州时,他也曾率兵参战,击破刘国轩部。 故而得以升迁,但不巧的是,没过多久,他母亲便患病了,孝顺如李光地,自然上疏请求回家探病。 但回归之日,正好与孝庄文皇后丧期相撞,所以这一次原本该嘉奖其孝的探病,反而成了祸事,有官员借此弹劾他,幸而得康熙力保才未被降职。 不久后,李光地的母亲离世了,康熙下旨“提督顺天学政关系紧要,李光地特行简用,可在任守制。”,然而报答陛下之日长,孝顺父母之日短,李光地还是请求回乡,以尽孝道。 服丧期满后,才得以官复原职。 不愧孝廉之称。 在1701年,受命治理永定河时,仅用40天时间,便完成了筑堤、开河事宜,自此,沿河田畴固出,二麦丰收。 康熙视察后,也忍不住赞叹说,用一清正抚臣,便岁丰民乐。 他因“清廉”而得以升迁,因治理水患,而被褒奖。 一生体现了廉,忠,孝三字,是名副其实的“一代完人。”虽然妻子曾误将他的公款当成私房钱,而拿去修了房子,但康熙知道后,怜悯李光地一惯的清廉,所以不仅不斥责,反而暗中将钱补上。 但李光地得知真相后,便不再居住于此房,几次返乡,都住于旧房之中。尽显清廉之风,和节俭之美。 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这便是李光地。 最后“己丑,大学士李光地卒,命皇五子恒亲王胤祺往奠茶酒,赐银一千两,徐元梦还京护其丧事,谥文贞。” 参考资料: 《清史稿》
康熙年间,两袖清风的李光地,被举报贪墨了8000两白银,康熙知道后却偷偷将800
雪见
2025-10-07 17:19: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