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媒:俄罗斯袭击期间,中国侦察卫星9次飞越利沃夫上空 10月5日,乌克兰《军事》

建程 2025-10-07 21:50:59

乌媒:俄罗斯袭击期间,中国侦察卫星9次飞越利沃夫上空 10月5日,乌克兰《军事》杂志援引卫星跟踪服务平台HeavensAbove的数据称,俄罗斯袭击期间,中国侦察卫星9次飞越利沃夫上空。 就说这被吹得神乎其神的“9次飞越”到底是怎么回事吧。被点名的遥感33号、33号03星这些卫星,都在700公里左右的低轨道上转圈。 但绕地球一周也就90分钟,一天下来能绕16圈,利沃夫刚好在它们的轨道覆盖范围内,算下来一天飞越十几次都不新鲜,9次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更有意思的是,HeavensAbove这平台本身就有猫腻,默认只统计深夜和黄昏的可见过境,要是调一下设置,把白天的过境也算上,次数能翻一倍还多,搞不好乌媒根本没调对参数就急着发稿了。 国内开运集团的“太空地图”平台随便一查就知道,全球每天有上千颗卫星在各国上空飞,利沃夫上空除了中国卫星,还有美国、欧洲的一堆卫星,怎么就单拎中国出来说事儿。 再说卫星本身,遥感系列卫星早把用途标得明明白白,官方一直说是科研用的,搞自然资源勘探、防灾减灾,比如监测森林火灾、农作物长势,这些都是公开的活儿。 就算乌媒非说它们是“军用侦察设备”,跟ICEYE卫星类似,可卫星过境和实际侦察是两码事。光学卫星得靠光照,深夜飞越时天漆黑一片,拍了也白拍。 雷达卫星虽说能全天候工作,但也不是每次过境都开机,真要侦察得算好角度、光照,还得有数据传输窗口,哪能跟路过就打卡似的随便拍。 乌克兰自己买的ICEYE卫星每天也飞越两次,按这逻辑,是不是也在“配合”谁?可他们自己倒说这是为了获取战场数据,合着自家卫星是干活,中国卫星就是“别有用心”,这双标玩得也太溜了。 要是真按乌媒的逻辑,美国的卫星早该被当成“头号嫌疑人”了。美国的KH-12“锁眼”侦察卫星也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周期90.56分钟,还成对运行,昼夜轨道互相补充,对乌克兰的过境次数只多不少。 俄乌冲突以来,美国给乌克兰提供的“星链”终端天天在传数据,俄军都击毁过不少伪装的“星链”设备。 但这可是实打实的战场支持,乌媒却半个字不提,反倒盯着中国卫星的正常轨道过境大做文章,不知道的还以为美国卫星是透明的。 更讽刺的是,美国情报部门之前还瞎编说中国给俄罗斯提供情报,可连乌媒自己的报道里都写着“尚不清楚这些卫星是否实际开展了侦察活动”,前半句造谣,后半句就露怯,实在有点不专业。 中国遥感卫星星座都快60颗了,光学、雷达、电子侦察类型的都有,轨道密密麻麻覆盖全球,别说利沃夫,就是纽约、伦敦上空,每天也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之前中国的“农业卫星”还拍过美军基地,连隐身轰炸机都拍得清清楚楚,那也是轨道刚好经过,总不能说这是特意去“监视”吧。 再说,遥感卫星的过境数据都是公开的,用N2YOAPI或者Space-Track接口就能查到,只要有点航天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就是正常的太空活动,没什么好炒作的。 乌媒大概是没搞懂太阳同步轨道的门道,这种轨道的卫星得跟着太阳走,轨道平面每天自西向东转1度,保证每次经过同一纬度都是同一时间,方便获取稳定的光照条件,搞资源普查、气象观测全靠这特性。 遥感33号这些卫星就是按这原理设计的,别说10月5日,哪天飞越利沃夫的时间都差不多,刚好赶在俄罗斯袭击期间,纯粹是巧合。 要是真要配合袭击,哪用得着让卫星按固定轨道飞,直接调整轨道参数不更省事?可卫星变轨得烧燃料,成本高得很,没人会为了“配合”一次袭击费这劲。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建程

建程

给你想看的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