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男子剪脚指甲,不慎剪破拇趾边缘,出血并不多,他贴了一张创可贴就没再管了,可

在下雒无畏 2025-10-16 09:40:35

浙江一男子剪脚指甲,不慎剪破拇趾边缘,出血并不多,他贴了一张创可贴就没再管了,可过了几天,伤口不仅没愈合 ,开始红肿、发痛走路也磨得难受,后来竟磨出一个水疱,破了之后一直流脓液,一个月了也不见好,最后导致10根脚趾被全部切除! 九派新闻10月14号报道,浙江的陈建国(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剪脚趾甲时弄破的一个小口子,会让他在不到两年里失去所有脚趾。   如今他坐在轮椅上,,每当想起自己光秃秃的脚板,心中满是悔恨,要是当初把糖尿病当回事,或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陈建国已经有25年的糖尿病史,可是一直以来他都不当回事,在他眼里,也就是血糖高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   平日里,他照样把红烧肉、馄饨当家常菜,过节的时候后更是各种甜食不少吃。   医生和家人都劝他不要这么吃,他总说“没事,我心里有数”,就连药都经常不吃。   那时候的他不会知道,长期高血糖早已在悄悄侵蚀他的身体,尤其是双脚的血管和神经,只是他没察觉而已。   2023年的一天,陈建国不小心用剪刀把自己的脚趾刮破了,出血不多,他随手贴了张创可贴就没再管。   可过了几天,贴创可贴的地方开始又痒又痛,拆开一看,伤口周围已经红了一圈,走路时磨得更难受,就换了张新创可贴。   那时候他的脚已经有点麻了,没有多少知觉了,可他只当是“走路多了累的”,压根没和糖尿病联系起来。   又过了一周,陈建国的拇趾开始肿起来,还起了个水疱,水疱破了之后,黄色的脓液顺着伤口流出来,闻着还有股异味。   他这才有点慌,可刚好赶上公司加班,想着“再拖几天没事”,就这么错过了早期处理的最佳时机。   等他终于去医院时,右脚已经肿成馒头,大拇趾的皮肤又紫又黑,医生看见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告诉他伤口感染成糖尿病足了,必须马上住院手术。   第一次手术截掉了他的右脚大拇趾,医生反复叮嘱他一定要控制血糖,按时吃药,好好护着脚。   陈建国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回家后却还是管不住嘴,偷偷藏着甜食吃,药也时常忘了吃。   他总觉得少吃一次药、少测一次血糖,没什么大影响。   可两个月后,他发现右脚相邻的脚趾开始发黑,还伴着溃烂,只能再次走进医院。   医生无奈地告诉他,感染已经扩散,只能再做截趾手术。   接下来的日子,像是陷入了恶性循环。   每切除一根脚趾,相邻的脚趾就会跟着溃烂,从右脚的五根脚趾,到后来左脚也出现反应,不到两年时间,他的十根脚趾全没了。   以前能轻松爬楼梯、散步的人,现在只能靠轮椅出行,连日常活动都变得艰难。   直到这时,陈建国才真正后悔,他开始每天按时吃药,严格控制饮食,再也不敢碰甜食和油腻的饭菜。   每天晚上,他都会用37度以下的温水洗脚,洗完用软毛巾仔细擦干脚趾缝,生怕再出一点差错。   家人也跟着一起操心,每天提醒他吃药、测血糖,监督他的饮食,就怕再出意外。   陈建国的遭遇,并非个例,在糖尿病患者里,像他这样抱着“没症状就没事”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长期高血糖会慢慢损伤足部的末梢动脉血管,让血液循环变缓,一旦出现伤口,营养跟不上就很难愈合。   而且高血糖还会降低免疫力,让细菌更容易滋生,小小的伤口很容易发展成严重感染,这就是糖尿病足的由来。   更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神经病变,脚部感觉变得迟钝,就算受了伤、被烫伤,也可能没什么知觉,等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   就像陈建国之前脚麻、伤口恶化没及时察觉,都是神经病变在作祟。   对于家里有糖尿病患者的人来说,除了提醒他们按时吃药、控制饮食,更要多留意他们的脚。   看看他们走路姿势有没有异常,问问有没有脚疼、脚麻的情况,定期帮他们检查足部有没有红肿、破皮。   一旦发现问题,别拖延,赶紧去医院,早期干预才能避免更严重的后果,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别等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0 阅读:0
在下雒无畏

在下雒无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