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的好日子,可能真的要到头了。 最近几个月,全国猪肉价格明显往上走。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农业农村部的数据,今年1到5月,生猪价格从每公斤16块5毛7降到了14块9毛3,跌了差不多10%;猪肉平均价也从每公斤27块7毛5降到25块6毛8,跌了7%多。 但到了夏末秋初,猪肉价就开始往回涨了。 比如在山东,有些屠宰场卖的那种膘厚2到3厘米的白条猪,出厂价已经到了每公斤16块2到16块5。 全国来看,猪肉批发价差不多快到每公斤20块了,也就是每斤约10块钱。 与此同时,养猪户们都在压栏——就是把养大的猪先存着不卖,非要等年底做腊味、办年货的旺季,盼着能卖个好价钱。 养猪本来就是个高风险活儿:要花很多钱,等很久才能出栏,价格还老波动。 根据《农小蜂:2025年中国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分析报告》,2023年养一头猪的成本就快到2100块了,其中饲料钱占了一半多,买小猪的钱也占了两成多。 再看最近的数据:有报告说,现在养猪成本大概是每斤6到6块5,要是养得好、管理细,成本能压到每斤5块8。 拿浙江3月份的数据举例:当时生猪出栏价是每公斤15块9毛8,但玉米、饲料价格还在高位。 相当于每花1块钱买饲料,能换回6块5毛2的猪肉收入。 就算这样,利润空间也被压得特别小。 很多养猪户在之前猪肉低价的时候,都是咬牙硬扛,有的甚至借钱、缩小养殖规模才能撑下来。 现在他们手里的钱快没了,只能把留着的大猪,等最好的季节再卖。 事实上猪肉行业一直有个猪周期规律:价格低的时候,养猪户就不干了,猪肉供应就少了;价格高的时候,大家又开始养猪,供应又多了。 今年上半年,好多养猪户集中卖猪,而且卖的大多是养大的重猪,这就让猪肉供应一下子变多了。 但现在集中出栏基本结束了,供需关系就松了点; 再加上冻猪肉库存变少、进口猪肉量也在历史低位(靠进口补不上多少),鲜猪肉价格就更容易涨上去。 另外,就算现在猪肉价涨了,很多养猪户也不敢轻易再多养猪,因为成本太高、猪容易生病、还有政策监管,这些都让他们怕了。 所以就算价格回升,新的猪肉供应也得等一阵子才能跟上,这就给价格上涨留了空间。 现在猪肉原料又涨价,最后这个成本会传到消费者身上。 对收入不高、过日子紧巴巴的家庭来说,这会是不小的负担。 猪肉涨价,不是有人故意坑消费者的阴谋,也不只是供需弱了之后的反弹。 它是养猪户被逼得没办法的反击,是市场周期自己在修复,也是成本太高后,供求关系的新调整。 未来几个月,是猪肉供应清库存、需求释放的关键期,但这个期不会一直持续:一旦养猪户开始多养猪、大家开始少吃猪肉,猪肉价可能就会降下来。
掰玉米最忌讳的就是抬头🤦♀️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