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之子杜致勇晚年,一张罕见的留影,他曾在保龄球馆打工,晚年靠着养老金度日。

椰子说历史 2025-10-21 16:41:03

杜聿明之子杜致勇晚年,一张罕见的留影,他曾在保龄球馆打工,晚年靠着养老金度日。 一说杜家,媒体上全是女儿杜致礼,杨振宁的夫人,在国外,过得好,风光无限,可谁又去看一眼杜家的儿子们,真正苦熬的,是杜致勇他们。 网上有张杜致勇晚年的照片,背有点驼,穿着件旧夹克,就坐在养老院门口,手里空空的,身边也没人,眼神挺平静,一点看不出是将门之后,那种感觉,就那么摆着。 他家三个儿子,命都不太好,杜致勇是老二,跟杜致严是双胞胎,从小就什么都一块儿,吃饭读书,形影不离,感情好得不行,家里的大哥杜致仁,是第一个出事的。 杜致仁当年去美国念书,上的哈佛,成绩顶尖,眼看就要毕业了,贷款突然停了,学费还差三千美金,他母亲曹秀清,在台北没工作,全家就靠点生活费,紧巴巴的,这钱哪拿得出来,没办法,只能去找杜聿明的老上司,蒋介石。 杜家在台北其实过得一般,杜聿明在东北打败了,到了岛上,嘴上说没事,实际上就是被架空了,一家人都被看着,曹秀清硬着头皮去见蒋介石,开口要钱,最后批了一千美金,还得等着分期给,根本不够。 杜致仁在国外那压力,不想拖累家里,觉得自己没路走了,就在宿舍里吞了药,人就没了,年纪轻轻的,就给家里人留了封信。 大哥走了,杜致勇和弟弟杜致严,更没得挑了,什么都被限制着,家里孩子能走的路,几乎一条都没有,两个人成绩都很好,一个学土木,一个学工程,可在台北那个地方,背景比你本事重要,杜聿明的儿子,谁敢用。 杜致勇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就去保龄球馆给球钻孔,计件算钱,纯手工,天天就是钻孔、抛光,手上全是粉末,指甲缝里都是灰,干一天下来手都磨红了,也得干。 弟弟杜致严大学没念完,干脆买了辆二手车开出租,台北的夏天,热得人透不过气,车里连个空调都没有,一天跑十几个小时,收入也不稳,能挣点是点。 兄弟俩的日子,倒也没到吃不上饭的地步,可跟“将军之子”这个身份,差了十万八千里,谁能想到,杜聿明当年抗战名将,指挥过昆仑关大捷,蒋最信任的将军之一,儿子一个在球馆打工,一个在街上拉活。 杜致勇晚年一直没结婚,就靠着点老人津贴和朋友的帮助过日子,在台北郊区租个房子住,没车也没房,低调得没人知道他是谁,不玩股票,也不买什么贵东西,一年到头跟隐形人似的。 他几乎不提他父亲,家里的事更是不说,有熟人劝他写个回忆录,他都摇头,说记得的事太多了,写出来别人看了会难过,不写了。 那张照片,就是在一家养老公寓门口拍的,他低着头在摆弄一个老款手机,旁边放着台收音机,每天上午雷打不动听半小时新闻,这成了他的习惯。 没有孙子外孙,来看他的人也少得可怜,他自己好像也不觉得有什么。 整个杜家,从杜聿明之后,就彻底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了,别的大户人家,还能开公司,搞个基金会,杜家再没人去碰那些事,也没人再提过去了。 杜致勇他们,生在乱世,刚长大就成了特殊家庭的成员,没办法替父亲说什么,也没办法自己选路,能做的就是把力气都花在一天天的体力活里,就这么慢慢变老。 有人说他们是认命了,也有人说他们是看透了,他们没去争什么,也没留下什么所谓的将门脸面。 你根本想不到的反差,一个指挥几十万大军的将军,他的儿子,最后在保龄球馆靠给球钻孔过日子。 家族的历史,哪有那么多荣光延续,更多的是,故事讲到某个人,就断了,散了,再也没人提了。

0 阅读:385
椰子说历史

椰子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