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4亿的美国院士,却顶风为中国造芯片!“芯片女王”苏姿丰当时引发无数美国人质疑,甚至被美媒怒斥通敌。那身价突破10亿美元的苏姿丰,为何始终把目光投向中国? 2014年,AMD这家公司正被同行逼得喘不过气,股价跌到只剩几美元,不但连年亏损,连总部大楼都卖了换钱,当时苏姿丰刚刚上任CEO,面对一摊烂账,她没有退缩,她大胆推动技术授权给中国企业海光微电子,并与通富微电成立合资公司,从中国市场拿到6.6亿美元,这不是投机,而是续命钱。 靠这笔资金,AMD才挺过了Zen架构的研发周期,后来翻身成为英特尔的强劲对手,到了2023年,中国成了AMD最活跃的市场之一,本土团队超过4000人,合作伙伴遍布腾讯、阿里、百川、DeepSeek这些AI巨头。 哪怕美国在2025年进一步收紧对华芯片出口,MI308芯片每单都得审批,苏姿丰依然继续在中国推进芯片量产,还在北京演讲时称中国AI卓越中心是AMD全球战略的核心,她的态度没藏着掖着,就摆在台面上。 不少美国人看不下去,开始攻击她“通敌”“不爱国”,但苏姿丰始终没有后退半步,那她到底是情怀,还是有更深的考量?你觉得她是被误解了,还是在商业和政治之间踩了线? 有些人总喜欢把企业的选择往意识形态上靠,一看是华人背景CEO,就开始审视她对美国的忠诚,问题是,当年AMD破产边缘的时候,可没人因为她是华人就多给点宽容,相反,是她扛起整家公司,在全美半导体产业最黯淡的时刻,选择和中国市场展开合作,不是为了谁,是为了活下去。 现在中国成了全球AI发展最活跃的战场,AMD在这片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又要被指责“站错队”?这就有点双标了吧,真正站在企业角度去看,谁都知道AI芯片的研发不是随便搞搞,它烧的是天文数字。 如果没有规模市场去消化那堆高成本,怎么迭代?怎么生存?美国想靠行政手段卡住中国的发展,短期是能压制出口,但压不住全局创新,苏姿丰没去碰政治红线,但她清楚,放弃中国市场,就等于放弃未来的试验场。 她不是一腔孤勇地逆风前行,她是在维持AMD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根本逻辑:技术必须在真实场景里落地,才能不断打磨,不断提升,没有大规模应用的技术,很快就会变成实验室里的遗物,更何况,中国的AI企业、游戏开发者、硬件厂商,那些需求是最真切的,反馈是最快的,谁愿意丢掉这种黄金用户群? 如果说英伟达还在小心翼翼地推中国特供版,苏姿丰干脆正面回应市场需求,这不是情怀驱动,是商业理性在驱动,如果美国政客想靠断供逼企业表忠心,那最终只会让全球供应链更加多元,也让技术领先优势从手中溜走。 有时候,真正懂技术的人,不是站在麦克风后面喊话的政客,而是能带着公司穿过生死线的掌舵者,苏姿丰早就看清了这点,她从不张扬,却稳稳做出最有价值的选择,她是CEO,她负责的是企业未来,而不是政治表态。 技术发展的尽头,是真实需求驱动下的演化,而不是关起门来对镜自赏,你觉得,未来会有更多科技公司像苏姿丰一样,选择以市场为导向对抗政治风向吗?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半导体界“诺奖”迎来首位女性得主: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
美国同意英伟达的芯片只要回到国内建厂,就能卖给中国。一出政策,中国立马反击:只要
【2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