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真的不是当年的德国了,德国居然给美国的12000名驻军发工资,因为美国政府停摆,发不了工资,结果德国自己主动承担了这12000名美军的工资,只能说德意志民族的精气神已经不复存在了 德国作为北约在欧洲的战略支点,境内驻扎着约3.5万名美军士兵,而支撑这些驻军正常运转的,是1.1万名德国本地文职雇员。 从基地食堂的日常供应、军用物资的运输调度,到营区的安保巡逻、消防应急,再到医疗保障和信息技术维护,这些雇员的工作覆盖了基地非军事领域的所有关键环节,堪称驻德美军的“后勤基石”。 按照美德双方的约定,这些雇员的薪资本该由美国方面审批发放,但政府停摆导致所有款项流程彻底卡壳,10月份的工资眼看就要落空。 驻德美军基地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是北约在欧洲最大的空军基地,斯图加特则是美国欧洲司令部的所在地,凯泽斯劳滕警备区更是美国在海外规模最大的军事社区。 其中,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是美军驻军最集中的地区,当地的基地雇员占德国境内总数的一半以上。 一旦这些雇员因欠薪停止工作,不仅会让士兵们面临吃饭、医疗等基本保障短缺的问题,更可能导致战机零件无法运输、营区安全无人值守的严重后果,整个基地的运转将瞬间陷入瘫痪。 面对这一困境,德国服务行业工会率先站了出来。 工会明确表示,按照德国劳动法和北约《驻军地位协定》,雇员理应按时获得报酬,以往美国政府停摆时,薪资发放从未出现问题,但这次特朗普政府迟迟没有给出明确的批准信号,这种情况已经涉嫌违法。 在工会的敦促下,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政府率先行动,紧急联系德国联邦财政部,推动建立薪资保障机制。 最终,德国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达成协议,决定启动一项非计划性支出,先行为这些雇员垫付10月份的工资。 为了落实这一举措,德国财政部专门准备了约5000万美元的紧急资金,覆盖所有驻德美军基地的本地雇员。 德国官方明确表示,这笔钱属于临时垫付,一旦美国政府恢复运转,将向美方申请全额报销,这一行为被定义为“对驻德美军及其文职雇员的团结支持”。 德国的这一举措,显然不是盲目妥协,而是基于现实利益的理性选择——一旦这些雇员因欠薪罢工,整个基地的运转将陷入停滞,不仅会削弱北约在欧洲的防御能力,还会直接冲击德国当地的就业和经济秩序,毕竟这些基地能为地方带来大量就业岗位和经济活力。 外界曾普遍误解德国精英渴望摆脱美国驻军,实现所谓“正常国家”地位,但事实恰恰相反,德国上层对美军的存在早已形成深度依赖。 这种依赖并非源于军事威慑,而是基于战略利益的深度绑定——驻德美军不仅是北约集体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德国应对地区安全风险的“定心丸”,尤其是在俄乌战争持续的背景下,这些基地的稳定运转对德国的安全环境至关重要。 有分析指出,若是有一天美国主动提出撤军,德国很可能会成为首个站出来反对的国家。 德国的垫付行为暂时稳住了局面,让一万多名本地雇员不用再为房贷、学费和医药费发愁,也保障了驻德美军基地的正常运转。 但这场由美国国内政治斗争引发的跨洋危机,终究不该由别国来买单,而美国信誉的裂痕和欧洲战略的迷思,恐怕不是一笔垫付的工资就能轻易弥补的。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