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中医调理有效果,安全又有效,家长必看!门诊案例女童,六岁半,自出生后一

飞翔说健康 2025-10-26 12:14:08

小儿便秘中医调理有效果,安全又有效,家长必看!

门诊案例

女童,六岁半,自出生后一直存在排便困难问题。2-3天一次,严重时7天才排便,无主动便意,需家长提醒排便,饮食正常不挑食,精神睡眠良好,体质尚可。

该患儿属于功能性便秘,虽无明显器质性疾病,但肠道传导功能失调,需通过调理恢复自主排便节律。

检查:腹平软无压痛。舌红,苔中根部淡黄稍厚:脉缓滑。小儿“脾常不足”,如果喂养不当,易罹脾胃疾患。其舌象示中焦脾胃蕴有积热。热邪灼津,液亏肠燥,腑气不通则便秘。治宜泻脾胃之热、润肠 通腑。 

处方:藿香,山栀,石膏,熟军,乌药,降香,青、陈皮各,佛手,刺蒺藜,芦荟,槟榔,枳实,杏仁,火麻仁,郁李仁,生首乌,柏子仁等。二诊:服药后第1天,大便4次,伴腹痛。现大便日一次,纳食可,无腹痛。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缓。脾胃积热有减,腑气渐通。舌红少津示有津伤之象。治拟于上方加沙参养阴润燥,再进3剂。 上方稍作调整,共服10余剂,舌脉正常,大便每日1次,软便易解。 

【方解】 小儿由于脾土常虚,加之饮食失宜,容易重伤脾胃,水谷失运,停聚中焦,日久蕴而化热,形成脾胃积热;湿热都阻中焦,延及他脏而变生诸症。正如李东垣所云:“元气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脾胃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因此临证常紧紧抓住小儿这一生理特点,从脾胃入手,辨治各种疑难病症。其灵活运用泻黄散治疗多种小儿内科疾病即体现了这一学术思想。本例患儿便秘较久,结合病史,尤其是舌象提示本病之病因病机为脾胃蕴有积热,以致热邪灼津,液亏肠燥,腑气不通则便秘。故治疗关键在于清泻脾胃伏火,配合润肠理气之品,效果满意。在选用行气药时,我特别用了佛手、刺蒺藜、青皮等疏肝之品,体现了其脾病治肝,肝脾同治的学术思想。

每次分享药方时,总会有一些朋友说:“药物都给了,怎么不给剂量?”其实,不是刻意保留什么“秘密配方”,而是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每个人体质、病程长短等等,都会对用量产生不小的影响。

0 阅读:1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