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被捕后,李克农心急如焚想方设法想要营救,可惜都未能如愿! 很多人都知道吴石最终倒在马场町刑场,却少有人了解,从他1950年3月被捕到6月牺牲的三个多月里,李克农作为中共情报工作的负责人,始终把这位战友的安危放在心上,满心想着营救,可当时的客观条件实在太残酷,最后只能带着遗憾看着他走。 吴石这位置可不是随便坐的,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实打实的中将,直接归参谋本部管,能碰所有核心军事机密——部队调动路线、防御工事图纸、弹药储备量,连台湾海峡的海流资料、登陆点地理信息都清清楚楚。渡江战役前,他就是靠国防部史料局局长的身份调档案,让副官聂曦用公务袋把微缩胶卷藏在空心竹筷里送出去,那份长江江防图细到团级单位,直接帮三野压减了不少伤亡 。赴台后给的《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连每个炮台的射程都标着,后来解放舟山群岛全靠这些情报指路。 麻烦早从1月就埋了雷,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记事本里直接写着“吴次长”,再加上朱枫身上搜出吴石签发的特别通行证,两下一对,谷正文带着特务当天就抄了他的办公室,从《孙子兵法》夹层里翻出了加密电报本 。消息传到北京,李克农当即把对台联络负责人全叫到办公室,灯亮了一整晚,桌上茶水换几轮都凉透了,他拍着桌子说必须救人,可谁都清楚,救一个被死死盯住的中将难如登天。 第一个法子是走香港的渔民路线。找了个常去台湾运海货的船老大,伪装成商船,想把信带给看守所里受过吴石恩惠的老看守,信里就盼着吴石先认“泄露过期海防数据”的小错,先保性命。结果船刚到基隆港外,就被巡逻艇拦了,士兵拿着铁钩把鱼筐、货箱翻了个底朝天,送信的人连信都不敢掏,只能空船回来。这时候才看清,蔡孝乾叛变把党务组的联络网全毁了,台湾岛上能用的联络员不到十个,连递句话都成了奢望 。 又托人找了个印尼侨胞,跟吴石老部下方先觉有点交情,想让他说句好话。侨胞特意请方先觉吃酒楼,刚提“吴次长”,对方脸立马沉了,放下筷子就说“谷正文天天盯着,我可不想引火烧身”。后来还试过吴石的日本陆大同学林蔚,那人当时在参谋总部任职,可林蔚家里天天有保密局的人“串门”,连回信都不敢写,只带话“自身难保”。国民党那会儿对“共谍”盯得死,蒋介石直接批了“从严从快处理”,谁沾谁倒霉 。 吴石在狱里遭了大罪,酷刑把左眼都折磨瞎了,可半个字没吐露情报网络的事。他给妻子王碧奎写信,说自己“壮年气盛,待碧奎亦克尽夫道”,又愧疚连累家人,还叮嘱女儿要乖,最后附上句“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这信后来辗转到李克农手里,他捏着信纸指节发白,半天没出声——他知道吴石早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审判就是走个过场,蒋鼎文当审判长,开庭不到一天就判了死刑,连辩护律师都形同虚设。1950年6月10号下午,吴石整理好军装领口,对着大陆鞠了一躬,和朱枫、陈宝仓他们一起倒在了马场町刑场。消息传来时,李克农正在看情报汇总,他轻轻合上文件,让秘书把吴石的名字记进烈士册,后来还把他妻儿接到大陆安置妥当 。 不是李克农没本事,是天时地利全不站这边——地下网被端、海峡戒严、蒋介石下了死命令,连陈诚这种老同学想帮腔都只能沉默 。他试过渔民、侨胞、旧交,每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可情报战场的无奈,就是拼尽全力也留不住想保的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