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保护给民企吃了一颗定心丸#【再审典型案例进一步释放保护民企权益积极信号】#多名民企老板刑案改判无罪#保护民企又有新的动作。为进一步对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提供指引和规范,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个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包括3个刑事、1个民事案例。
近年来,涉企刑事案件数量迅速增长,一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法律适用错误的错案冤案产生了严重后果,不仅导致一些企业家无辜锒铛入狱,更造成了诸多企业经营溃败。对于这些冤错案件,需要司法审判机关依法启动再审程序,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重新给予认定和追责,这既是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应有之义,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
从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开始,重磅文件陆续问世,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最高法《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中,都不乏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构建制度机制的重要表述。在司法实践中,包括张文中、赵明利、顾雏军等在内的一批民营企业家冤错案件得以再审改判,产生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法治效益。
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司法保护至关重要。最高法再次发布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秉持党中央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精神,对各级法院给出了规范有序的审判指引,有利于激发企业家创业创新动力,营造纯净公平的营商环境,健全高水平市场经济体系,也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又吃了一颗定心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