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和俄罗斯同时宣布 11月6日,乌克兰和俄罗斯都陆续放出了战报,两边围绕无人机的攻防战看得人眼花缭乱。 乌军说11月5日凌晨,他们动用导弹、无人机和特种部队,精准打了顿涅茨克机场附近的俄军无人机基地,现场炸得挺厉害,还引发了二次爆炸。 这可不是随便炸炸,乌军这次是多兵种联合作战,导弹、无人系统部队和特种兵全都派上了场。 顿涅茨克机场那片的基地不光是放无人机的地方,还是组装和发射的核心据点,被炸之后的二次爆炸,大概率是仓库里的无人机零件或者配套弹药被引爆了。 乌军没只盯着一个目标。他们同时还对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州的炼油厂下了手,乌军方监测到那里也炸了火。 这座炼油厂年加工量能到1570万吨,占了俄罗斯全国炼油总量的5.6%,专门给俄军供燃油,算是俄军后勤的关键节点。 显然乌军是想一边敲掉俄军的无人机据点,一边断他们的油料补给,两手都在发力。 俄军这边也不含糊,6日凌晨通报说,5号夜里到6号一大早,在伏尔加格勒州拦住了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一晚上就打下了75架乌军无人机,光在伏尔加格勒州就击落了49架。能拦下来这么多,俄军的反制手段确实升级了。 他们现在不光靠“铠甲-S1”“道尔-M2”这些防空系统硬打,还会用“克拉苏哈-4”电子干扰车搞“软杀伤”,直接干扰无人机的控制信号,让这些机子变成无头苍蝇。 更关键的是俄军新亮相的Impulse-PVO防空系统,这玩意儿不走寻常路。它不用昂贵的导弹,靠1.35公斤重的高速弹丸直接撞毁目标,单次拦截成本低了不少。 这套系统能自主完成探测、锁定到拦截的全过程,24小时不用人盯着,对付乌军的“蜂群”袭击正好。在700MHz到6200MHz的宽频段里都能正常工作,就算乌军搞电子干扰也很难奏效。 乌军敢这么密集地派无人机出击,底气来自产能。他们2024年的无人机产能已经突破400万架,比之前计划的100万架翻了好几倍。 这些无人机里,70%都是FPV型号,成本才800美元左右,却能炸掉几百万美元的坦克。 欧洲国家给了不少资金和零部件支持,民间志愿者还帮着改装,甚至有波兰工程师给设计3D打印弹舱,立陶宛团队开发反干扰模块,全球开发者都在帮着优化代码。 但俄军也有应对的法子,他们除了用新型防空系统拦截,还会用巡航导弹和远程无人机打击乌军的生产基地,从源头削弱对方的供应。 现在双方就在玩这种“造得快还是拦得快”的消耗战,乌军日均消耗的无人机能突破3000架次,俄军单日拦截上百架也成了常态。 这场无人机攻防战早就不是简单的“你来我往”。乌军靠多兵种配合精准打击俄军关键设施,俄军则用“硬拦截+软干扰+端源头”的组合拳应对。 两边都在不断调整战术,乌军在优化无人机的续航和突防能力,俄军就升级反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拦截成本。 11月5号到6号这两天的战况,不过是这场持续升级的无人机对决里,又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片段罢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