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沈伯洋这个人,搞“台独”不是一天两天了。 沈伯洋早年靠着勤奋考上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又跑到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深造,拿下学位。回岛后,他先在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当副教授,教财务管理和犯罪预防这类实用课,看起来像个踏实搞学术的知识分子。谁知从2010年代中期开始,他渐渐偏离轨道,频繁在岛内论坛上抛出两岸敏感话题,起初还披着学者外衣,分析所谓“大陆压力”,但很快就把矛头直指国家统一原则。到了2020年,他和何澄辉等人联手筹备“黑熊学院”,表面上标榜全民防卫教育,实际通过付费课程灌输对抗大陆的理念。2022年正式挂牌后,这个机构迅速扩张,推出基础营和进阶训练,课程内容涉及街头模拟和装备操作,沈伯洋亲自把关,强调“自卫必要性”,这不光是教育,更是系统性宣传台独分裂思想。 这些活动让沈伯洋在绿营圈子声名鹊起,2023年底,他顺势入选民进党不分区立法委员名单,2024年顺利当选,进入议会后继续推动“抗中”议程,比如提议出台两岸贸易审查条例,处处给两岸经贸合作设限。他的社交账号活跃异常,累计发布数百条涉及台独的内容,浏览量破千万,影响力直线上升。大陆方面从2024年起就密切关注,国台办10月14日正式公布清单,将他列为“台独”顽固分子,理由直指其创办黑熊学院等行为涉嫌分裂国家。 重庆市公安局的立案通报来得突然,却水到渠成。2025年10月28日,官方渠道发布警情,明确指出沈伯洋通过建立黑熊学院等方式,大肆宣扬台独分裂谬论,充当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的帮凶,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反分裂国家法》。通报强调,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呼吁民众提供线索。这一步棋走得稳准狠,直接将政治宣示转化为司法行动。 重庆警方选择立案,有其管辖依据,沈伯洋家族企业在大陆有投资痕迹,这让追责路径清晰可循。国台办此前推出的举报专栏,也在3月26日上线,专针对台独打手和帮凶,沈伯洋首当其冲。岛内反应虽有,但绿营保持低调,陆委会仅谴责为“跨境镇压”,未见大规模反弹。这反映出民进党当局的尴尬,一方面靠台独捞票,另一方面又怕真碰红线。央视随后推出8分钟专题片,系统起底沈伯洋的台独路,从学术起步到黑熊敛财,再到议会煽风点火,专家分析称,若发布通缉令,可通过国际合作全球追捕。这不只是针对一人,而是向所有台独分子发出信号:国家统一不容挑战,法律底线触碰必究。沈伯洋的案例,暴露了岛内某些势力借“言论自由”当挡箭牌的把戏,在国家安全面前,这不过是自欺欺人。两岸统一是大势,司法手段只是维护尊严的必要一环,谁敢逆流而动,都得为后果买单。 国民党主席本该是两岸和平的推动者,朱立伦却在10月30日受访时,直言大陆法律执法跨越海峡不现实,还称此举制造恐怖气氛。卸任在即的他,本该稳住阵脚,却选择这种时机发声,瞬间点燃两岸舆论。朱立伦长期标榜支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过去多次公开强调民族大义,但这次回应避重就轻,没直接谴责沈伯洋的台独行径,反倒把焦点拉到法律管辖上。这番话迅速传回大陆,网友直呼失望:国民党不是反对台独的吗,怎么关键时刻成了保护伞? 沈伯洋案一出,国民党内部也现分歧,青年团在社交平台质疑其立场,中常会紧急开会调整宣传,却难掩尴尬。朱立伦的自信底气,从何而来?或许是赌大陆不会真跨海执法,或许是想在卸任前刷本土派好感,保住未来空间。但在大陆民众眼里,这不光是个人失言,更是党派骑墙态度的典型。两岸关系本就敏感,国民党若继续这种模棱两可,只会加剧岛内分裂,让统一进程更曲折。 立案一周内,重庆警方扩展调查,追加黑熊学院网站备份和学员名单作为证据,司法程序稳步推进。沈伯洋虽在岛内继续活动,但出行受限,家族生意受波及。国民党则在党务交接前,加强两岸议题宣传,朱立伦移交党旗时,媒体追问其言论,他仅重申对话必要,未深挖细节。民进党借机组织小型集会,声援沈伯洋,却未见大动作。 两岸网络讨论渐趋理性,大陆用户分享历史统一案例,强调法律严肃性。黑熊学院暂停部分课程,资金链承压,外部赞助方也低调收手。沈伯洋的台独路走到头,朱立伦的失言成笑柄,两岸民众更清醒:统一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未来,类似措施将常态化,台独分子难逃法网,国民党需反思路线,方能重获信任。
